刘珺在部队似乎很忙,很少回来,即使回来也都是待不了多长时间就走。
刘父和刘母一开始不大喜欢王桂丹这个儿媳妇,后来相处久了,也培养出了感情,刘母也不再挑她的刺。大家都好好过日子,婆媳关系还挺融洽。
就这么过了几年,有一天刘母满脸喜气的告诉王桂丹,说刘珺在部队自学,然后参加考试,考上了首都军校,而且他的军衔又往上升了一级!
军校是什么学校,王桂丹其实不大懂。
她打小就在学习上不开窍,学什么都慢,只上了个小学,毕业证还是混来的。
当初小学毕业后,她跟父亲王根军大闹一回,王根军想让她继续上学,而她觉得看着那书上的字就头晕,怎么学都学不会,实在不想上学。
王根军对自家闺女向来有信心,觉得肯定不是王桂丹笨,而是她不肯学。
而王桂丹是真的学不进去,差点得了“晕书症”。
后来父女俩冷战许久,王根军还是拗不过女儿,退让了。
谁让儿女都是债呢!
王桂丹学习不好,却不妨碍她敬佩那些学习好的。
在听说丈夫考上军校后,她高兴了好一阵。直到她回娘家看望父母时,说了这个好消息,父母的反应看起来却不怎么开心,反而有些发愁的样子。
王根军私下跟老伴苗青芬嘀咕:“青芬,你说刘家那小子,以后要是有大出息了,该不会不要咱闺女吧?”
苗青芬一开始就不太看好女儿嫁给刘珺,闻言叹气道:“这可真说不定。”
“咱闺女你也是知道的,虽然长得不好,但手脚勤快,又实心眼,配村里的小子绰绰有余。”
“可刘珺不一样。别说等他将来出息了看不上桂丹,我看他现在就看不太上。”
“他这些年来回家几次?每次待多长时间?这都好几年了,桂丹也没能生养个娃。”
“前段时间,我去镇上,碰见亲家母,她还跟我提了这事儿。她不好跟桂丹说,怕她多想,就想让我带桂丹去县里的医院看看,是不是她身体有什么问题早点查出来,也好早点治。”
王根军是真不知道还有这茬,听完脸上表情更愁了。
同时他也隐隐有点后悔,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当初给闺女找的这个婆家,条件好是好但似乎不那么合适。
王桂丹不知道父母的担心,两老也不想跟她说太多,毕竟都还是没发生的事,刘珺也未必是他们想的那样。他们怕说多了,反而让闺女心里对婆家生出隔阂,更加影响小两口的感情。
刘珺去上军校后,回来的更少了。有时候一年到头也不见得回来一次。
王桂丹最好的青春,几乎都耗在了等丈夫归家的时间里。
有一次刘珺断了消息,信也没有,电话也没打,王桂丹倒是习惯了,刘家两老却是担心儿子,想到首都去找他。
两老年纪也不小了,哪里经得起长途奔波,万一在路上出什么事,等刘珺回来肯定要怪她没照顾好爸妈。
王桂丹想了想,便收拾了包袱行礼,拿上钱,上京寻夫去了。
她照着信件上的地址,找到刘珺现在服役的军区,军区守卫不让她进,她只好又找到刘珺住的部队大院。
却不想这大院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去的。
大院门口的年轻守兵看她可怜,就问她有没有证据证明她是刘连长的妻子。
其实那兵哥对王桂丹的话算是半信半疑,因为他确实有听说刘连长在老家似乎有对象,不清楚扯证了没有。只是有人私底下这么传,至今也没听刘连长亲口提过。
王桂丹哪里想到来找丈夫,还要什么证据,她也没把结婚证随身携带。一时不知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