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8日立秋,我终于回到了阔别几十年的嫩江。它是我的故乡,是秋雨魂牵梦绕的地方。
母亲带着我们全家,早上八点出发,中午的时候就进了嫩江城里,入眼的到处都是整齐的楼房,车水马龙的一片繁荣景象,现在的嫩江小城,发展的不错,已经再也找不到曾经住过的红砖房,路边是第四小学,我在那里上到二年级。现在学校建设得特别漂亮,绿色的草坪,宽阔的操场,教学楼有六层高,很大的一所学校。
听亲戚介绍,今年县里考上清华和被北大的有几个,小学都建的这么好,中学更不用说了。说明现在的领导班子重视教育,不是吹牛这所小学不比任何大都市里小学条件差。
见到亲人不免都是热泪盈眶的,姨奶奶已经80岁了,老姨爷也有90多了,他们还很健康,头脑清醒地记得我小时淘气的模样。
那时他家住在东岗村,家里的院子里种着很多李子树,到李子成熟的季节,我就带着小篮筐,自己拿着大竹竿站在树下打李子,那时树也不上化肥,也不打农药,那时的李子很甜的。他们家的后两个叔叔都比我小,我小的时候从来不叫叔叔,那时的五叔裤裆大,跟着我在园子里摘李子,都让着我,那个小的山叔叔,比我小更多,好吃的都会留给我,他很小就知道让着我的。现在他们依旧比我年轻很多,不过这回要叫叔叔了。
老姨爷是个建国前当过兵的人,那时他当过营长,解放后被分到国营的机械厂是科级干部的,三年困难时期带着一家回了嫩江,工作也不要了,算是自动离职吧。
有时想想,人生的选择很重要,那时的一念之差就错了一生。好在四个儿子都过得很好,开始在农村务农,近几年土地都承包给了合作社,国家集体种植和开发,他们都搬到了城里,也都住上了楼房了。儿子孙子有开出租的,有学美发的,有打工的,还有一个留在农村种自留地,负责把新鲜的蔬菜运往城里,一家人和和气气的过着日子。
回老家是为了给爷爷c奶奶和太爷c老太奶的坟墓立碑的,这里的表叔们都给准备齐了一切,等第二天的早上六点就出发了。天气预报说有雨的,可是我们去时一直很晴朗,出城跑了半个小时就到了。
到了地头人们就傻了,这里今年种玉米了,玉米种的很密,杆都比人还高,把祖坟都淹没在青纱帐里了,大叔组织着人们排开了走进玉米地里,进行排查寻找,顺着垄沟走进去,昨天下过阵雨,地里都是泥泞,早晨的露水都在苞米叶子上,没走多远衣服和裤子就都湿透了,还有苞米叶子还打五叔的眼睛,很疼的样子。
来回走了三遍,四个叔叔和姑父,还有大叔家的弟弟,五叔家的妹夫加上我的搭档,他们都湿透了,还是没有找到墓地,这时母亲有点沮丧了,后悔这个季节来,也没想到他们改种玉米了,原来这里种的是黄豆的。
二叔家的妹夫鹏,着急地去村里挨家挨户地打听,老人们都说就在那块地里呢。家里的祖坟是七八十年前老太爷先入土的,那时这里的风水最好的,脚下是青龙山,头顶是讷谟尔河,现在的风水依旧不错。
后来大叔家的儿子,我们的弟弟叫彬,他爬到了大树的尖上,终于看到了那片蒿草最高的地方,正是老祖宗的墓地。他在树上指挥着人们行走的方向,终于姑父最先发现了它,可以开始往墓地运墓碑和砂石,水泥了。
很漂亮的墓碑,金色的字还雕刻着一对龙凤,这块石碑很重的,人们用了很久才穿过玉米地,把他运送到了墓地。
祖先的墓碑终于耸立在嫩江平原的这片轻纱帐的中心,老祖宗可以安心长眠在这里,青龙山上的树木青草,讷谟尔河的潺潺流水都可以见证,在亲人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完成了父爱的遗愿。
如果没有四姨奶的大孙子爬上树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