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带着史诚继续往太师府而去。
片刻间就来到府邸门口,一队襟红甲亮的士兵腰挎单刀,手握红缨长枪目不转睛的守立在石阶上,队伍前面站着个浓眉大眼的禁军都官。
自从赵汝愚病死的消息在临安府传开后,民间群情激动,太武学院的学子更是发起静坐,前些日,更有一伙偏激的江湖草莽,趁韩侂胄安抚太武学子时,在皇宫大殿前行刺于他。
这次行刺,虽未伤到韩太师半分,但却激怒了如今皇帝宁宗,他下诏殿前司,要求严查行凶歹徒外,更要绝对负责韩太师安全。
其实谁都知道,当朝韩太师乃是韩琦大将军之曾孙。
昔日,西夏立国之际,与大武宋爆发第一次全面战争时,人称赣叟老人的韩琦大将军凭借家传绝学:‘七星剑典’,一剑在手,中军帐旗所指之处,西夏大军无不溃败,十万大军竟无人能抵挡其兵锋。
最后,西夏只得签订“庆历和议”,这次平等和议,换得了宋夏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
韩太师作为嫡长孙,自幼便是习得七星剑典。
据说他四十岁时,在江湖中使剑高手里面,他能排进前十名,只是位高权重后,已无人再有缘见他亲手使剑了。
更何况,他身后一直跟着一个韩错。
韩错乃韩府家仆,自幼与韩太师一起习剑,专门用来喂招,此人沉默寡言,一生只做两件事,一件就是练剑,另一件就是保卫韩太师的安全。
所以明眼人都知晓,想要刺杀韩太师,简直比登天还难,那次刺杀基本没有什么效果。
据说连韩错都没出手,刺客便全部被灭杀,只是君命难为,殿前司仍然奉诏派来禁军守卫太师府。
此时两人都停住了脚步,史岩鹤站立在太师府旁那只巨大的石狮前,负手而立,等待史诚前去递上名刺。
史诚多次随行前来太师府,故而对前面的禁军都官已经熟络,快步走上前去,作揖道:“今日又是秦都头当值,真是辛苦了,此次是我家老爷前来拜见韩太师”,说话间就将名刺递了上去。
那姓秦的禁军都头手握军刀刀把,却不答话,倒是从他身后,走出一个穿白色儒袍的中年男子来。
他接过名刺,望了望石狮下的史岩鹤,遥遥拱手道:“原来是奉礼郎来了,请随我进府,太师已经吩咐过了”。
话音一落,两旁的禁军自动分开一条路来。
史岩鹤微微点头,就跟着那白袍中年人穿过禁军,走进了太师府。
这白袍中年人乃是太师府三管家吴润。
史岩鹤虽然只来过太师府两次,却早打听清楚了府中的大致情况。
太师府的大管家和二管家均是出生在太师府的家奴,祖父辈便是韩府的人,只有这三管家是韩太师最宠幸第八房妾的舅舅。
史诚身为史府管家,自然懂得规矩,在接过自家名刺的时候,他偷偷递上一锭银子。
吴润也不推辞,不露声色的接过银子,道:“请史管家在此等候,我带奉礼郎前去。”
说罢吴润前行带路,史岩鹤跟在身后,直接走上了回廊,大概走了一炷香的时间,穿过最后一个凉亭,便进入一片茂密的树林中。
谁能想到在临安府城中,竟然还有一片这样的树林
树木全是百年的参天大树,枝粗叶茂,因为刚刚下雨的缘故,树叶碧绿,林中鸟鸣不绝,花香不断。
一条蜿蜒的小道隐现在其间,全是由洁白的玉石凿砌而成,一步一块,刚好走的不疾不徐。
穿过茂密的树林,眼前豁然开朗起来,一个形状不规则的人工湖出现在眼前。
湖泊碧波荡漾,湖水清澈,因为湖泊规模巨大,最远的地方一眼竟望不到对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