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居上位者不易。

    荒废了整整三年,再次以统领的身份管理一个军营,陈寅初时忙得那是一个手忙脚乱,好在身边还有李伟c王敏帮衬,几天以后,终于是慢慢习惯这样的节奏,军营事务处理得也开始井井有条。

    检验着新招募来的几个书记官按照吩咐书写的‘天人’任务卷轴有无纰漏,再巡视几遍营房,和来交接任务的各个‘天人’亲切交谈,这是陈寅这个曲营军候每天必要的功课。

    忙完这些,陈寅疲惫的坐在椅子上松口气。但看着还在奋笔疾书,仿佛永远写不完的书记官们,陈寅很快又起身来到悬挂着东阳郡地形图的架子前,看着上面用朱砂,快圈满每一个乡村的地形图,陈寅轻轻的点着头。

    这是根据七天前,派出侦查其他天人下凡地点的辅兵回报情报而勾勒,从这些情报上看,陈寅的猜测是正确的,整个东阳郡确实只有一个野鸭渡是天人下凡的聚集点。

    虽然是这样,陈寅心里的大石也没能完全放下,一是除了这些情报,辅兵们还带来了,郡内不少实力强悍的势力有对‘天人’有所企图的消息,二是如今军费已经花去军饷的一半了,账面上的红字让人提心吊胆,而派出去的部下还没全部侦查完毕,需要的商人也没召集。

    想到这里,陈寅不由想起这几天,陆续有些行商,通过关系与自己沟通,希望能借用‘天人’护卫,他们开出的条件颇为诱人。

    陈寅也不是没想过这点,东阳郡近期虽除掉了水上大患锦帆水贼,但整个郡府平静的局面下,总感觉有种狂风欲来的架势,也有可能是因朝廷从郡内抽调了大量府军北上参战,老百姓心中恐慌产生的错觉,近日,不少船队行商,开始四处招募护卫,甚至手都伸到军营里来了。

    但陈寅还不敢冒然答应,倒不是军律的问题,其实晋国虽明律军队不能与商贾勾连,但随着北方战事的胶着,朝廷军饷吃紧,各地驻军自谋出路,已是被默许的,陈寅以前所部,就是靠着野鸭渡的草市收些手续,才维持得了的,安排些人帮几个行商护卫不算什么大事。

    问题是南岸码头大部分的护卫工作,已由水师一手掌控了,设在对岸的水师曲营,就是水师重要的一个点,水陆两路,被他们视为禁脔。从他们口中去夺食,且不说人家愿不愿意,就是愿意,底下也是没安什么好心,前些日子楚梦熊送来几艘双桅大船,‘天人’们前头说没什么了不起,后脚接二连三就杨帆出航,玩得不亦乐乎,和水师的接触也越加融洽,不得不让人担忧要是再在一起合作给行商护卫,会有什么别的变故。

    除非,路上护卫的线路能名正言顺的划到曲营这边来。

    想到这里,陈寅内心挣扎了许久,直到账目里如流水一般支出的记录反复出现在脑海里,陈寅一咬牙,从书案上拿出一张羊皮纸,提笔润润墨,思考许久,才落笔提书。

    “侄男寅跪禀:

    叔父大人万福金安,自闰三月十四日,在都门拜别叔父,已三载有余。侄自知莽撞愚钝,有辱家门,虽邻居而羞见叔父,从未返门,此大不孝也,万望叔父海涵恕罪,侄男百拜谢恩。今次实有万分要事禀告叔父,乃关千古奇闻天人下凡,请叔父斟酌。

    。。。。。。

    侄男今日,自知谨慎,不必挂怀。家中事,四嫂去年生育,是男是女?四哥殿试如何成就?天人之事如何处理?伏望示知。侄男谨禀。

    婶娘大人万福金安。”

    一笔一字将信写好,陈寅长呼一气,对身边其中一个书记官说道:“去叫辅兵来,要手脚麻利点的。”

    除部下带走之外,营中还剩几个打杂的辅兵,书记官赶紧出去招呼一人进来,陈寅看了一眼,还算伶俐,将信递过去,“速速送到东阳主簿功曹府,交给陈主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