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虞姬墓。墓侧曾建有虞姬庙,庙内塑有项羽c虞姬像。相传虞姬性情温柔,知书达礼,深得项羽喜爱。虞姬自刎后,项羽带着她的尸体,向南驰走,不料汉兵追至,项羽无可奈何地丢下了虞姬的尸体。项羽突围后,虞姬的尸体被来不及突围的楚兵移葬于“霸离铺”东25公里处,后来这里出现的村庄就叫“虞姬村”。这即是虞姬墓的来源。

    定远墓

    位于安徽定远二龙乡

    文学杜撰

    该目录均为民间的文学杜撰情节,而无文史记载。

    为夫拔剑

    相传,项梁杀人避祸携项羽由下相奔吴中,即今日苏州地。虞氏为会稽郡秦末置春秋吴c越地域为会稽郡,以吴今苏州为郡治吴中望族。项梁叔侄在此结交江东子弟。虞姬,慕项羽英名,嫁与项羽为妻,陪伴左右。抑或可以说是项羽有幸得识虞姬,得此佳人,共谱华章。

    虞姬常随项羽出征。

    秦灭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他分封各路有功的人,或为王,或为侯,虞姬也被封为美人。当时皇帝的内宫分皇后c夫人c美人c良人c八子c七子c长使c少使八等,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名位自然是低于皇帝,以“美人”封虞姬已经是比较高的名号了,由此见得虞姬深得项羽宠爱。自此“虞美人”的名字传扬开来。

    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项羽被刘邦困在了垓下,刘邦手下有不少人会唱楚歌,项羽几番突围失败,兵孤粮尽,夜晚听到四面楚歌,以为楚地尽失,楚营里的将士们听见家乡的歌声,军心涣散,都纷纷逃跑了。楚霸王看见大势已去,心如刀绞,他什么也不留恋,只惦记着美人虞姬。两人饮酒帐中,不由悲伤地唱起了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凄然起舞,忍泪唱起和垓下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虞姬的这一首和垓下歌,既是历史待考证少见的绝命悲歌,也是爱情的悲歌,虞姬为了让项羽不再有牵挂,唱完和垓下歌,拔剑自刎。

    项羽悲恸万分,在仓促间只好于垓下草草掩埋了虞姬,随即项羽带着六百骑兵连夜突围而出,被汉军追至乌江边,乌江亭长说江东还是霸王的地方,汉军没有船,让霸王渡江东山再起。项王说,自己当年与江东8000子弟出征,已全部战死,自己不愿苟且偷生,并无颜面再见江东父老,谢绝了乌江亭长的好意,将乌骓马送给乌江亭长引渡,然后率领28个子弟兵执短兵器和杀来的汉军再次拼杀,最后项王见到自己的旧部下吕马童,说:不是我项羽不能打,今天天要亡我,我又奈何,既然老朋友都来了,那就让老朋友得万户侯刘邦当时用重金购项羽首级,于是慷慨地自刎在乌江边,将头送给了吕马童。4

    霸王别姬

    清朝有位诗人以虞姬的口吻作诗一首:“君王意气尽江东,贱妾何堪入汉宫碧血化为江边草,花开更比杜鹃红。”虞姬如此大义凛然c忠于爱情的美德至今传颂不已。她的感人故事,虽然基本只是民间流传的传说,但是却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虞姬,这个美丽的名字,将是我们心目中不朽的传奇。

    “霸王别姬”是最为动人的以秦汉时期为背景的民间传说之一。虞姬忠于爱情,为让项羽尽早逃生,拔剑自刎。其情,惊天地!其义,泣鬼神!作者在画中运用动感很强的涡轮线c夸张的衣袖以及视觉冲击力很强的桔红色来表现虞姬刚烈的性格。这里的霸王用大家都很熟悉的京剧霸王脸谱,为了不夺虞姬的形象,只把霸王隐在虞姬舞动的袍子中,霸王细密的胡须直线和虞姬身的涡轮曲线形成静与动的对比,更衬托出虞姬舞剑时旋转的动感。画内题诗用的是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