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发现听语音
元谋盆地位于金沙江边的崇山峻岭之间,气候干燥炎热,是滇中地区著名的“热坝“。1965年5月初,地质工作者钱方c浦庆余一行,在元谋大那乌村盆地上那蚌村后第四纪更新世早期地层中,发掘出左c右中门齿各一枚,属青年男性,形态特征与北京人相似,时代比北京人更早。经地磁仪器科学手段侧定,这两颗牙齿化石为距今170万年的原始人类所有,属直立人种中的一个新亚种——直立人元谋新亚种。元谋人的发现,对于揭示人类演化和发展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遗址
伴随元谋人牙齿出土的,还有17件石制品,经研究鉴别,属旧石器,其类型包括尖状器c刮削器和砍砸器。在同一地层中还发现了大量的炭屑和一些烧焦的骨头,并且在有炭屑的地方都伴有动物化石,属共生哺乳动物化石,有40余种,距今170万年,是中国乃至亚洲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这就说明,元谋人不仅会使用自己制造的工具从事狞猎及采集活动,而且还学会用火,用火烤食他们所获取的猎物,开始摆脱了茹毛饮血的时代。
元谋人早于“蓝田人”c“北京人”c“山顶洞人”等猿人,从而把中国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的年代推前了一百多万年。
元谋人遗址的发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科研价值,中国及一些国家已将此发现写进了教科书。
生存状态听语音
石器使用
1973年,在发现元谋人化石的地层中出土石器三件。另外,在同一地点采集到石器三件,推测被雨水冲刷出地表,也被视为元谋人的石器。
三件地层中出土的石器均为石英岩制造,均为刮削器。其一为两刃刮削器,由石片制成,从石器上的人工加工痕迹来看,可能是砸击修理的。其二为复刃刮削器,由小石块制成,三边有加工痕迹,略呈长方形,应是复向加工而成。其三为端刃刮削器,也由小石块制成,也为复向加工而成。
三件采集到的石器中:其一为石核,呈梭形,长90毫米,单台面。其二为石片,其原料为红色砂岩,长略小于宽,打击点散漫。其三为尖状器,由石英岩石片制成,左侧单面加工,右侧两面加工,在中轴相交,属正尖尖状器。
仅通过这些石器难以推断元谋人的石器加工技术。但可得知以下几点:元谋人会用捶击法制造以及修理石器,会制造刮削器和尖状器,且工具尺寸不大。
在发现元谋人化石的地层中还发现有许多炭屑,常与哺乳动物化石伴生。大者直径达15毫米,小者1毫米左右。
此外还发现两块黑色的骨头,经鉴定可能是被烧过的。另外还发现有大量炭屑。有研究者认为,这些是当时人类用火的痕迹。
经过多年发掘,总共出土石器17件,其中地层出土7件,地表采集到10件。
生活环境
元谋人的生活环境是通过共存的动植物化石来推测的。一般将元谋人地层第三c第四段的动物化石称之为元谋动物群,认为是与元谋人共生的动物。
同期动植物化石
与元谋人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有泥河湾剑齿虎c桑氏缟鬣狗c云南马c爪蹄兽c中国犀c山西轴鹿等29种。全部都为绝灭种,部分(388)属于上新世和早更新世的残余物种,大多数为早更新世当地常见物种。如果然生活环境来考察,云南马等生活于草原,细麂c湖麂等生活于热带雨林,竹鼠c复齿鼠兔等动物生活于灌木丛之中,泥河湾剑齿虎等生活于森林之中。
根据植物孢子的分析,树木主要以松属植物为多,还有榆树等。草本植物则更多。
有人根据动物化石及植物孢粉分析,认为当时的自然环境呈森林草原景观,气候凉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