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可以说是生在了一个乱世,也许正是这样的一个乱世,才给了他莫大的机会去实现他的抱负和主张。
孔子出生于鲁国,在陬邑定居,他的父亲叔梁纥官职为陬邑大夫,就是一个邑的小官而已。
孔子小时就被遗弃过,长大一点点就先后失去了父亲和母亲,身世说可怜也是可怜。
孔子3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17岁之时,母亲颜征去世。
双亲失去只是他人生亲情的挫折,而他人生仕途的挫折则是一次拒之门外。
当年在一次鲁国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时,孔子赴宴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而这个阳虎不是个简单的角色,后来成为了鲁国不可一世的人物。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开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
孔子一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的工作,后来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对于这些事务,他之前都没有接触,都是一一学习处理。
后来,孔子开始开办私学,教授学生,而且不分贵贱,不分贫富,开创了当时的先河。
此前,教授学生一般都是氏族的特权,这是第一次面向平民的教育。
到了30岁之时,孔子已有些名气,所以自称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而当时,齐景公与晏婴来出访鲁国时就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
鲁国发生内乱时,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随之离开鲁国。
到了齐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君王要像个君王,臣下要像个臣下,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
孔子因此得到了齐景公的赏识,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子,被晏子阻止。
孔子无论在哪里都处于学习之中,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随着孔子名声越来越大,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
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自己老了,不能用了,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
而此时季氏家臣阳虎擅权日重,已经乱了君臣之纲,孔子称之为家臣掌政,因此选择不出仕,而是隐居起来修著诗c书c礼c乐。
此外,在这个时间里,孔子还带领着众多弟子却游历,弟子们跟着他走遍了各国,吃了许多辛苦,甚至有被敌人围困c被杀死的危险。
有一次,他们被困兽在一个前不靠村c后不靠店的地方,孔子师徒所带粮食吃完,绝粮七日,十分悲惨。
最后还是孔子的弟子子贡找到楚人,楚国派兵来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
还有一次,孔子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只好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后来孔子也自嘲称“自己颓丧的样子如同丧家之犬”。
不过正是这样艰苦的情况磨砺了孔子,让他不断完善了自身的思想。
如在道德方面,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c礼”之德性与德行,主张人道与天道c地道相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
孔子的最高理想称之“天下为公”的“大同”。在大同的世界里,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为亲,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儿女为爱,而是相互敬爱,爱天下所有的人。
后来,有着丰富经历的孔子有机会升为鲁国大司寇,其实担任的就是过去宰相之职。
而此时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季孙氏c叔孙氏c孟孙氏三家世卿,称之为三桓,在鲁国可谓权柄极重,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就掌握在他们手中。
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控制着三桓,甚至一些家臣可以决定鲁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