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样说,也有道理,只是这件事你我都不能做主,若要破格提拔,需得皇上御准,就算是荐才,也该是地方大员的职责。”

    正在这时,一个差役进来报:“启禀鄂大人,督府派人下帖,邀鄂大人临行之前过府一叙。”

    放榜之后,鄂尔泰便应邀前去总督府。

    这一次杨名时是面露微笑,鄂尔泰见礼后问道:“不知杨大人召唤有何见教?”

    杨明时让了他坐下:“也没什么。一来么,知道你们不日就要回京,为你置酒践行,二来么,也想问一问你回京后的打算。”

    “回京之后,当然是就恩科一事向皇上复旨。”

    “本督问的不是这个。听说,你一直在京中为官,这次能够出京主考,这是外放的前兆。你一定有打算过,到哪里为官呐?”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哪里为官都是一样,但凭圣上钦定。”

    “呵呵,这不是你的心里话,看来,你还是无法对本督推心置腹阿。既然如此,本督不妨对你直言。新君登基,本督坐镇西南,还不曾进京朝拜,也就不能体察圣心圣意,而你呢,是皇上钦点,自然能够上体君心。有你在身边辅佐,本督是如虎添翼,更何况据本督所察,你确实有几分才华,可堪栽培。如果你真有到云南为官的打算,本督可以上本举荐,助你一臂之力。”

    鄂尔泰倒也不客气:“如此说来,杨大人的确不知圣心。”

    杨名时面色有些难看,勉强道:“哦?”

    “朝中无人不知,皇上最忌党同伐异。下官到云南只为了恩科,本该与大人井河不犯,若是大人突然上本举荐,岂不有招揽c拉拢之嫌?”

    杨明时沉吟起来,想这话确实有道理,便道:“皇上既派你到云南,那关于对地方的治理,总该有所谕示吧?”

    “皇上新政,首当其冲是河防。云南西接,地势奇高,乃天下之脊,三江从此发源,居高而下,旱涝皆是重灾,尤其今秋雨少,来年需防春汛。”

    这句话一下戳到杨明时心里,就点了点头:“可还有什么?”

    “还有就是,苗乱,主要在贵州。”

    杨名时正摩拳擦掌等着去大举征讨苗蛮呢,真是正中下怀,便又问道:“这次恩科,可有贤才可荐?”

    “下官正有两荐与大人,一个已经为官,另一个正是这次中举的。”

    “是什么人?”

    “哈元生,张广泗。”

    杨明时本是和缓的脸色一下子拉了下来:“他们两个?哼!”

    “大人觉得,有什么不妥?”

    “这两个人,都是如出一辙,公然顶撞本督,何其狂悖!”

    “大人——”鄂尔泰笑了笑,“驯顺的,是家猫,督府之中不乏其人;刚烈的,是猛虎。大人想要奋武扬威,是要家猫,还是猛虎?”

    杨明时打量着鄂尔泰,半饷:“你的话,本督会详加斟酌。”

    当晚杨名时便找来吕师爷和马辟荆商议。

    吕师爷道:“鄂尔泰举荐这两个人,会不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私心?”

    马辟荆道:“提拔自己的私人,在督府中安插耳目,阴险!”

    杨名时却摇摇头:“本督曾言语试探于他,他并无意到云南为官,既然如此,什么提拔私人,安插耳目还有何意义?”

    “这”马辟荆十分无趣。

    吕师爷瞅准时机立即道:“大人不计前嫌,唯才是用,真有海纳百川之大胸怀,明见万里之长眼光。”

    杨名时瞥了他一眼,自道:“就算真的起用他们两人,也不能留在身边,一来防他们心怀叵测,二来么,碍眼。”

    这回换做吕师爷一脸难堪,马辟荆窃笑不已。

    杨名时在房中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