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笑。你口口声声圣人礼度,怎么如此轻浮?杨大人身先士卒亲自追剿刺客,乃是责无旁贷,你三番四次推搪,幸得大人体恤,变而通之证你清白,还不速速道谢,归座答卷!”

    张广泗并不愚钝,随即明白了主考大人的良苦用心,只是耿介惯了,有些趑趄,略顿了顿,勉强道:“学生谢杨大人宽恕之恩。”

    跟一个白衣学子纷争,实在不宜再僵持下去,这场闹剧也该收场了,杨明时撂下眼皮,嗯了声。

    众学子纷纷整好衣服,归座复考,张广泗回过头,望向鄂尔泰,彼时他也抬起眼来,目光平静。张广泗眼神闪烁,好生感激,鄂尔泰似是微点了点头。张广泗这才快步归座,磨墨提笔。

    马辟荆这时上前,低声道:“马厩中并无白马,更没有带血迹的马。”

    杨名时虽然心中不快,但他本是两榜进士出身,深知恩科的分量,不好再纠缠下去,便起身道:“既然一切如常,偏劳学士与各位。”

    张允随躬身道:“送大人。”

    刚一出门,杨名时就叱道:“没用的东西!贼人难道会飞不成!”

    一语到提醒了马辟荆:“此处巫蛊泛滥,说不定,刺客通妖法。”

    “这么说来,是苗贼喽?”

    “对!这些苗贼为报仇而来!”

    暗室中只亮着一只蜡烛,映出一张惨白的脸,一旁的女人满面忧色。

    地道口传来响动,女人警觉地站起身,只听一个声音道:“是我。”

    鄂尔泰沿着楼梯走了下来,拿了很多东西。

    女人问道:“追兵都走了?”

    “早已走了,只是我巡视考场,不能抽身,一直到现在有人替换,才能过来。这年轻人中了火铳,必须尽快取出弹头。”

    女人见他连官服都没有换,只是摘下了顶戴,像是刚从考场而来,不像有诈。但她仍十分警惕:“听大人口音,不像本地人。”

    “我从京城来。”

    “贡院下面竟然有这么大的密道和暗室,难道督府的人不知道?”

    “不知道。”

    “地方官不知道的,大人远在京城,却知道?”

    “前明桂王朱由榔在昆明时,曾以贡院作为行宫。自从明朝亡国,朱氏后裔饱受战乱逃亡之苦,在行宫地下挖一个密道以备不时之需,并不奇怪。”

    当初崇祯皇帝自缢,明朝覆灭,遗臣复国之心却不灭,拥立朱氏子孙继承皇位。首先是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新朝称为南明,清兵旋踵而至,朱由崧被俘身亡,紧接着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继位,结果同样可悲,南明最后一个皇帝便是桂王朱由榔,也就是永历帝,正是在昆明执政。

    女人心中明白,鄂尔泰是当朝官员,当然不会承认南明朝廷,所以仍只称朱由榔为桂王。不过他说得听似平常,用字却斟酌,不褒不贬,不置一评。西南西北的土司都是世袭,多半是前明皇帝封赐的,所以这里的很多民族都是明顺大清,暗从前明,跟他们说话稍有不慎,很有可能挑起什么矛盾。女人想,虽然自己身穿汉装,可他大概已看出他们并非汉人。

    鄂尔泰又道:“杨大人虽为云贵总督,却未必知道前朝旧事,至于我为什么知道,也只不过是机缘巧合罢了。”

    “这条密道通往哪里?”

    “通往城外。”

    女人心中一喜:“那我们岂不是”

    鄂尔泰打断她:“当初建密道时,为了防止追兵,设下很多条假道,为得是掩人耳目,若是不知道路,就像走进迷宫一样,你们先安心养伤,考试一毕,我便带你们出去。”

    女人忽道:“萍水相逢,大人为什么援手相救?”

    这回鄂尔泰没答话,只打开带来的药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