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些东江镇明军淘汰的一些皮甲、棉甲或者刀枪、弓弩。

    这些持有武器的汉人移民,打起仗来,自是远远不如东江镇五路总兵府麾下身经百战的正规军队。

    但是他们以小群多路的方法,往西渡过图们江,钻山入林地采集松子和人参等土产,却让布颜代不胜其扰。

    驻守在董鄂城内的正红旗固山额真之一叶克书,三番五次地勒令布颜代父子清剿这些成群结队过江采参的汉人武装,并让布颜代父子伺机进攻图们镇守府,破坏明军的城池据点,驱赶敢于前来此地的汉民百姓。

    不过布颜代及其叔父阿锡图以及他的儿子鄂穆布,吸取了瓦尔噶贝勒布占泰的教训。

    这里不是蒙古草原,而是遍布高山密林的山林地带,过去蒙古人在草原上流行的骑兵迂回和奔袭作战的战术,在这里根本施展不开。

    在这里,所谓的骑兵都不过是骑了马的步兵,马匹在更多的时候,只是一种快行军的工具。

    真到了两军对战的时候,都是下马列阵作战。

    这样的作战方式,并不是布颜代麾下这些出身于东蒙古草原部落的蒙古人所熟悉和擅长的。

    而且,在这样的作战方式之下,只装备了腰刀和弓箭,完全没有火枪和重炮的布颜代麾下各部人马,在火器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崇祯一式前装燧滑膛枪和佛郎机子母炮已经成为兵器主力的东江镇明军面前,简直就是送上门来的猎物。

    对这些人来说,让他们在长白山以北的山林之中搞一些陷阱,打一些伏击,甚至突袭一些没有防备的民屯还行,要是让他们渡过图们江强攻图们镇守府的几座增修了各种棱堡炮台的城池,明摆着就是让他们去送死。

    从努尔哈赤的时代开始,后金国的八旗贵族贵族们,把他们这些彻底归附后金国的蒙古部落,安置到海西女真旧地这个地方,本来就没安好心。

    到了如今黄台吉这个金国汗当政的时候,自然也是如此,特别是这一次,南朝明国的军队绕道朝鲜北上图们江口之后,原本所谓的大后方,已经不再是安安稳稳的大后方了。

    若说之前布颜代这个乌鲁特部的贝子,还没有看清楚这一点的话,那么在经历了去年冬末的战争之后,他却看明白了。

    原来此地势力最大的半女真化的瓦尔噶人(兀良哈蒙古人),被突袭而来的明军重创之后,被随后北上迎战明军的正红旗军队收编为旗下披甲人,从此烟消云散、不复存在。

    而原本听命于瓦尔噶人的布颜代,则被黄台吉提拔起来,成为了新的贝勒,帮着黄台吉在这个方向抵御来自东面的进攻。

    如果将来自己失败,或者说,哪怕是自己部落中的部众遭受较大的损失,那么立刻就会有其他的人来顶替自己,统领这一带安置的各个归附蒙古部落。

    这简直是一定的了。

    布颜代这个曾经面对林丹汗的威胁,都不敢正面对抗而是率部逃入后金国,接受女真人保护的乌鲁特部领,又哪里有什么决心和胆量,敢与日益强大的东江镇明军硬着头皮对抗?!

    因此在布颜代的心里面,多少次都在暗自庆幸,明国新立的图们镇守府一干将领整日里忙着整修城池、开荒屯田,没有再次朝着瓦尔噶山城的方向动进攻,否则的话,他连重建瓦尔噶山城的机会都没有。

    至于那些零零散散地越境采集松子采挖山参的汉民队伍,他们少则十数人一队,多则数十人一队,散布在茫茫群山与莽莽林海之中,兴师动众地派出大军全力追捕围剿吧,实在是有点犯不上。

    而且对于图们镇守府驻守的明军,布颜代也有点投鼠忌器。

    万一自己把主力派出去,去围捕那些翻山越岭采挖山货土产的汉人武装队伍的时候,对岸的图们镇守府明军再次故技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