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个月九百斤大米,难道还不够吃饭的吗?

    若单说吃饭,那肯定是够了。

    就算一个知县全家老少九口人,人人都是饭桶,那么一人一个月一百斤大米,一个人一天可以吃三斤三两大米,吃饱饭是没有问题的。

    可惜的是,人生不光是吃米啊!

    一个知县的人生,就更不是光吃大米这么简单了。

    首先,他要自行聘任一帮子师爷帮佣,这个钱朝廷是不给出的,全都要从知县本人的俸禄里来出。

    头脑灵活一点的,擅长吃拿卡要的,习惯贪污受贿的,自然没有问题。

    可是像海瑞这样的,那就麻烦大了,扣除了这部分支出之后,他连家人的温饱都成问题了。

    其次,一日三餐不能光吃米吧,他得吃菜吧,还得偶尔吃点肉,给父母或者孩子补充的营养吧,还有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样也不能少啊!

    这个花销,自然也全都已经包含在了明太祖朱元璋给知县们定下的这个七石五斗的月俸之中了。

    再者,一个文官总需要点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类的吧。

    这个东西,按理说,可以从自己当值的官府之中索取占用,这个完全取决于一个官员的个人操守。

    最后,一个文官你总得有些官场上的或者文坛中的人情往来c应酬交际之类的活动吧。

    逢年过节,你得给上官或者同僚礼尚往来表示一下吧。

    这也是一份开支。

    然而所有这一切,按照大明官署制度,都要从他自己的七石五斗的月俸禄之中支出。

    如果他是一个清廉如水的七品文官的话,最终必定要过上海瑞当县官时那样的苦逼日子。

    即便如此,最最重要的情况,还是很快就出现了,那就是折色的出现。

    顾名思义,折色是对本色的一种折中办法。

    之所以明代官员的俸禄之中,会出现折色的问题,是因为即便是一个知县每月七石五斗的大米,到了后来也不能保证每个月都能按时如数领取到手。

    这个问题在洪武年间的后期就已经开始出现了。

    原因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大明耕地农田的数量,不仅不会增多,而且还因为各种原因在不断减少。

    减少的当然不是实际的田亩数,而是交税纳粮的田亩数。

    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总之朝廷收到的粮食,不仅没有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增多,反而不断地在减少。

    与形成反比的是,各级官员的人数,需要支付禄米的人数,却在一直持续不断不断的增加。

    尤其是老朱家获得分封的藩王越来越多,他们支取的禄米所占据的比重也是越来越大。

    这样一来,问题就出现了。

    应该支付给各级官员的禄米不够了。

    不够了怎么办?这就是折色。

    折合成银子或者宝钞支付。

    这一下,品德高尚c为官清廉的低品级官员们,就更加苦逼了。

    宝钞就不用说了,就是一张印了字的纸而已,朝廷要是不回收,那就是一张废纸,没有多少购买力。

    至于银子,明初到明末,海外大量的白银涌入中国,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在两百多年间下降了不知道多少倍。

    可是折色的标准,却依旧是明初太祖皇帝朱元璋定下的那个俸禄标准。

    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一个官员要是不贪污受贿,不克扣经手的钱粮,他根本没法保证自己和家人过上一个与自己的身份相称的体面生活。

    于是从此之后,在大明的官场上贪污受贿盛行,官员参与经商盛行,明朝的吏治就这样成了一个不治之症。

    对于这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