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崇祯皇帝决意亲征的消息,自从在建极殿朝会乾纲独断地定了下来之后,就立刻像是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皇宫内外,京师下。

    京师的舆论也是赫然分为鲜明的两类。

    京师的老百姓们,京营的官兵们,都是欢呼雀跃,兴奋不已。

    因为一次京师百姓目睹大明皇帝亲征的盛况,还是一百多年以前正德皇帝在位的时候。

    正德皇帝一生之中两次亲征塞北,对手都是传说中的鞑靼小王子伯彦猛可,也就是后来统一蒙古的达延汗,如今林丹汗的爷爷的爷爷。

    第一次是正德十二年,也就是公元一五一七年,伯彦猛可率军五万猛攻大同,正德皇帝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很快就自称“威武大将军朱寿”,完全不顾内阁和满朝大臣的反对,亲自率军往西出了居庸关。

    而最难得的是,正德皇帝的这一次亲征居然打了个胜仗。

    率军猛攻大同的伯彦猛可,根本不知道正德皇帝的虚实,只是听说大明朝的皇帝亲自率领大军来了,就撤军离开了大同,然后在正德皇帝的军队追击之下,一路逃出关外,逃往北方而去。

    而正德皇帝的军队在追击之中也多多少少取得了一些斩获。

    当然,最大的战果,就是吓走了鞑靼小王子伯彦猛可,解了大同之围。

    在这次前后历时四个月之久的亲征胜利结束,正德皇帝率军回京的时候,内阁大臣和满朝官员都跟皇帝赌气,居然没有一个人出城迎接,完全就当没有这回事一样。

    不过尽管如此,正德皇帝却毫不在意。

    特别是这一次亲征获胜之后,正德皇帝好像是尝到了甜头,在正德十三年秋天的时候,再次以威武大将军朱寿的名义,率军亲征塞北。

    这一次甚至出了外长城,跑的更远。

    而且时间也比第一次更长,正德十三年入秋的时候离京,正德十四年初夏的时候方回,前后长达九个多月的时间。

    不过,这一次正德皇帝御驾亲征,鞑靼小王子闻风而遁,始终避免与明军正面接触。

    正德皇帝率领明军在塞北大漠寻找了半年之久,也没有找到伯彦猛可的踪影,只好无功而返了。

    就是在这次班师回来的路,正德皇帝为自己的英雄壮举自豪不已,自己下旨封威武大将军朱寿为“太师镇国公威武大将军”。

    正德皇帝的随心所欲c恣意妄为,让他的内阁和大臣们头疼不已却毫无办法。

    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在大明朝的统治体制之内,一切官员的权力其最终的根源都是皇权。

    太监也好,勋贵也好,文官也好,在皇帝完全不按套路出牌,不守所谓的规矩之后,他们根本没有制约皇权的办法。

    即便是那些因为体制安排,一直都与皇权抗衡的文官团体,也根本不是铁板一块,而且很难形成铁板一块。

    总是会有一些聪明的文官,能够看清楚自己手中权力的本质,从而向皇权妥协退让,从中得到自己的利益。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正德皇帝如此随心所以c恣意妄为,而朝臣们除了抗议抗议再抗议以外没有其他办法的原因。

    不过正德皇帝以后,大明朝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像正德皇帝这样有个性有趣味的皇帝了。

    正德以后的皇帝们,嘉靖皇帝也好,万历皇帝也好,在他们前后百年的统治之中,虽然也干下了不少大事儿,甚至其中也不乏各种“荒唐事儿”,但却再也没有离开过京师一步,更别说像正德皇帝那样亲征塞外了。

    也因此,文官集团的势力不断地膨胀,紫禁城以外,只能依靠文官集团来统治了。

    皇帝管的越少,参与的事务越少,文官集团的权力就越大。

    这几乎是一定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