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了几位朝中重臣,向他们通报了来自大同的紧急奏报,让锦衣卫派人分赴太原c大同和居庸关传达了自己的几道口谕之外,崇祯皇帝并没有什么异于平时的特别表现。

    反倒是宫内宫外c京师朝野突然陷入了一边慌张慌乱的氛围之中。

    十月二十七日上午,崇祯皇帝像往常一样卯时起床,洗漱完毕,带着身边的一种侍从武官和侍卫亲军三卫指挥使等人,沿着紫禁城的城墙慢跑健身。

    然后,按照一直以来的安排,到储秀宫兰妃和宜嫔处,陪着她们吃早饭。

    不过与往常不同的是,崇祯皇帝简单用过早饭,即带着一种侍从文武臣僚,来到了武英殿。

    崇祯皇帝在武英殿里召见了军机大臣张惟贤c直隶总督南居益,以及兵部当值右侍郎孙元化c兵部职方司郎中牛聚明等人,围绕着武英殿右偏殿舆图阁中地形沙盘,讲了讲眼前的形势,然后指着居庸关的位置说道:

    “此处位置最是紧要!杀胡口已破,建虏大军突入,大同与宣府两镇之内已然无险可守,虽说不能弃之,但也不足凭借!

    “然而大同往南c宣府往东,仍是关山险要,南有宁武,雁门,东有居庸雄关!建虏若想故技重施,破此三关而直入腹地,也是痴心妄想!

    “如今军机大臣李邦华都秦晋雄师坐镇太原,朕意令其率晋军入驻雁门,令延绥巡抚孙传庭率延绥军入驻宁武,如此以来,此二关稳如泰山,山西腹地,朕可安枕无忧矣!”

    说完了这些话,崇祯皇帝也不给其他人发表看法的机会,而是略一停顿,就接着说道:“最可虑者,乃是此处京西门户!”

    一边说着这个话,崇祯皇帝一边拿着一根长约四尺的长杆,重重地在居庸关的位置上点了几下。

    崇祯皇帝说完这话,军机大臣英国公张惟贤躬身说道:“陛下!臣虽老朽,愿为陛下分忧!请陛下恩准老臣离京,亲带京营前往居庸关坐镇!关在臣在!必不使陛下心忧京西!”

    崇祯皇帝即位以来,在内阁之外设立了专管军军情急务的军机处,一年多来,军机处的职能也得到了朝野上下的认可,虽然分了内阁的权力,在中枢之中加入了勋贵的成分,但毕竟仍是以文臣管军为主,而且处置军务的效率也是大为提升。

    先是稳住了辽东防线,其后瓦解了西北贼情,最近更是平定了奢安之乱,军机大臣和军机处的声望一直都在持续走高。

    而军机处设立之后的三位军机大臣,如今有两位在外坐镇统兵,英国公张惟贤虽然再作了领班军机,但外人看来,其在皇帝面前不过是拱手唱诺而已,没有什么作为。

    朝野之间这样的风言风语所在多有,屡禁不绝,张惟贤当然不会不知。

    如今崇祯皇帝指着居庸关的位置说出这样一番话来,作为军机大臣的张惟贤,于情于理都要站出来扛起这个责任。

    一来,他是军机大臣,他不去谁去。

    二来,他又是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兼京营总督,而居庸关一线如今早已从蓟镇分出,正是京营的防区。

    再者说,自己又奉旨坐镇涿州负责督促近卫军第二镇的编选教训,如今只等最后一批装备到位,就算是齐装满员,编练完成了。

    皇帝既然让自己负责编练,不正是想让自己将来方便指挥吗?

    孙承宗c李邦华两人都奉旨外出坐镇地方了,自己又怎么能一直无动于衷安坐京师就这么一天天随堂画诺尸位素餐呢?

    特别是崇祯皇帝一再世袭的侯爵伯爵之位封赏领兵作战有功的文臣武将,让以英国公c定国公c魏国公为首的南北两京老勋贵们心生恐慌,再不立下新的军功,自家传承两百年的勋贵地位,将来必然就要被皇帝新封的勋贵家族所取代。

    自己已经是国公了,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