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与琉球国的使节尚义、蔡通初步定下了册封与驻军等等一应宗藩事宜之后,崇祯皇帝还让理藩院年后设立一个琉球馆,并让琉球国的王子尚义,带部分随从人员常驻大明京师。

    琉球国的使者尚义与副使蔡通,对于崇祯皇帝的这番安排内心虽然抗拒,但是嘴上却不敢反对,相顾无言,只好心情复杂地领了旨谢了恩,跟着理藩院的行人跪辞而去。

    崇祯皇帝的这些做法,看起来有点儿不太地道,或者说不太仁义,有一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嫌疑,但是却十分符合大明朝现在的利益。

    内阁首辅李国镨、阁臣徐光启这种比较典型的谦谦君子型的人物,虽然不屑于自降身份这么做事,也就是耍弄权术,搞一些阳谋,因为这种做法并不符合他们这些士大夫一直标榜的王道仁政理想。

    但是这却并不意味着他们看不出来这其中的好处。

    对于宦海沉浮数十年的他们来说,还有什么事情是看不透的呢?

    所以,这两个人虽然没有说话,一直静静地看着皇帝在表演,但是对于最后的结果,却是乐见其成的。

    毕竟,君子可以远庖厨,但却不能不吃肉。

    皇帝杀猪的时候,他们可以站在一边袖手旁观当作没看见,但是到了分猪肉的时候,他们却是不会站出来反对的。

    至于琉球国的二王子尚义,还有跟随他前来的家臣蔡通,内心深处是怎么想的,一点也不重要。

    因为崇祯皇帝的这个安排,他们根本无法拒绝。

    要么和和气气地接受,要么撕破脸之后被迫接受,说到底,连日本的一个鹿儿岛藩,或者说来自日本鹿儿岛地区的萨摩藩数千倭寇,他们都反抗不了,那么面对庞然大物一般的大明朝,面对这样一个大明皇帝,他们还有其他选择吗?

    崇祯皇帝接见了琉球国的使节之后,稍事休息,然后让姜曰广去带来来自蒙古藩部的几个使节,一起接见了一下。

    其中来自喀喇沁部的归义王布尔哈图长子陈格尔巴图,已经来到大明的京师一年多了。

    从讲武堂第一期骑兵科毕业之后,先是被安排到了京营三千营里任职,没过几个月,就又被崇祯皇帝给点名调回到了讲武堂,担任骑兵科助教,专门教授讲武堂学员们弓马骑射的本领。i.oqugeco m

    定彝伯侯良柱的长子,那个亲手砍下了安邦彦头颅的侯天锡,就是如此。

    在如今的西南地区,定彝伯侯家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作为定彝伯侯良柱的长子,侯天锡当然是那种老子天下第一可以横着走的人物。

    等到他一路北上,来到京师报到,正好赶上崇祯皇帝在居庸关迎战建虏取得决定性大捷的消息传开,侯天锡立刻就明白,他们父子在西南的战功,已经成为了过去。

    这个比自己年轻了好几岁的皇帝,亲率京师近卫军迎战建虏取得大捷,比起自己在西南跟着靖南侯的大军杀敌立功可要困难多了。

    等到他在兵部报了到,随后进入紫禁城内当值之后,不管是内家拳功夫出众的“御前侍卫”陈奏廷,还是跟着皇帝一起参加了居庸关之战的邓天河、杨振等人,都是一时俊杰,心高气傲的侯天锡很快就认清了一山更比一山高的现实。

    特别是入职御前侍从武官处之后的这段时间,亲眼看着这个年轻的皇帝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干净利索地处置了朝鲜、安南、琉球以及蒙古各个藩部的事务,简直是大开眼界,对皇帝的心机与手腕,内心之中更是叹服不已。

    侯天锡的这些感受,邓天河和杨振等御前侍从五官,当然都曾经经历过。

    而这一点,也正是崇祯皇帝的用心所在。

    不管是留下李俌、莫敬完、尚义这些属国的王室子弟,还是留下蒙古归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