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不需要两个人明说,也不需要朝臣再三的请求,根本没有一点传说中贪财的样子。
朱大明当然也有点肉疼,虽说这两个月来,靠着抄阉党的家,内库的银子暴涨,但花销也大,舍了皇庄不说,目前一个新军没招募,但投入的银子已经过百万了。
另外重开遵化铁厂也是个无底洞,光是李邦华前不久一次带走的银子就是六十万两。
还有孙元化之子孙和鼎带人前去澳门购炮,尽管首次带去的定金不算多才二十万两,但将来购炮c雇人,乃至建立铸炮厂的花费必然小不了。
加上投给农事院研究推广新型农作物的银子,以及贴补给户部,让新任尚书毕自严派人往江南购粮平抑京师物价的百万两,再加上这四百万的军饷,抄进来的虽多,但花出去的也多,完全就是个过路财神。
好在最近拖鹿善继的福,锦衣卫从长芦盐官和张家口等地盐商那里,又抄出了一笔银子,正陆续运回京师,正好用来顶上这次补发军饷花掉的窟窿。
当然,最让朱大明心里没底的,还是这些银子拿出去最终会有多少中途蒸发掉,多少真正能够发到底层士卒的手中,一切都是个未知数。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