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的禅房在敬香寺的后面,上官楠凭着记忆沿着一条林荫路来到一间禅房外,望着四周的绿树青草,碧树红花,以及整个禅房似乎都掩没在绿树红花之中,上官楠不由地想起一句诗,叫做“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敲响门,听到应声后,上官楠便急急的推门而入。
方丈正盘坐在蒲团上,左手指振动着佛珠,右手有节奏的响着木鱼,两眼微闭,嘴角嗫嚅,像是在虔心诵经。
“方丈,好久不见!打扰了!”上官楠微微俯首,低沉的说道。
方丈微微睁开眼,见面前的人气宇不凡,眉宇间似乎有几份那个人的长像,方丈心里便了然,心想:该来的还是会来,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施主,请座!”方丈放下手里的木鱼棒,抬手对着面前的蒲团,示意上官楠坐下来。
“谢谢方丈!”上官楠双手合十,微微颔首,客气的说道。
说完,在方丈对面的蒲团上盘坐下来。
四目相对,上官楠在不动声色的打量着方丈,此时坐在自己对面的方丈好像与记忆中的没什么变化,按时间算,方丈应该差不多70岁了吧!不知是真成佛了,还是环境能让人凝神静心,在他脸上丝毫看不到岁月的衰老。
同样,方丈也在坦然自若的端详着上官楠,漆黑如墨的眸子深如潭底,让人望不穿,看不透,不过见惯人生百态的方丈还是看到了一丝不好的东西,那叫“恨”。
“不知施主找老衲所为何事?”方丈依旧拔动着手里的佛珠,率先出口问道。
“我有一事不明,想请问方丈。”
“施主请说!”
“方丈是否清楚二十年前上官洵与何婉儿的那场车祸?”
上官楠锐利的眸子紧盯着方丈,想从方丈的脸上看出一点异常,可无论他看多久,方丈依旧面不改色,沉静让上官楠以为自己先前的猜测是错误的。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方丈平静的说道。
“方丈说的道理,我懂,可是作为上官洵和何婉儿的儿子,我有权利知道事情的真相。”上官楠反驳道,说话的嗓音不由地大了一个分贝。
方丈也不恼,放下手里的佛珠,缓缓起身,将桌上的壶盖揭开,随即将茶置于壶内,注入热水,待片刻,再倒出来。
淡淡的茶香味在禅房内弥漫开来,方丈将倒好的热茶递给上官楠。
初冬喝杯热茶,不仅暖身,而且暖心,可用在上官楠身上丝毫没起到作用。
见方丈不回答自己的问题,反而泡起了茶,一时之下上官楠心里有点不舒服,素来不喝茶的他象征性的轻轻的押了一口,二十年来心里一直纠结于父母车祸的事,如今不管再幽香的茶都无法安抚他焦躁的心。
“世间的一切,该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无论快乐也好,痛苦也罢,只有放手过去,才能享受眼下美好的幸福生活。”见上官楠有点不耐烦,方丈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只是娓娓的说出一番哲理。
“方丈,俗话说:站着说话不腰疼。你理解不了我的心情!”
上官楠微微动怒,心想:搞了半天,原来方丈压根就没想要告诉自己。不是说出家人都以慈悲为怀吗?怎么方丈就不同情同情我呢?
“茶的味道怎么样?”方丈不以为然,说话的口气依旧如初,心平气和。
“一般般,平时我不怎么喝茶,多数喝咖啡。”上官楠真有一种无力感,翻了一白眼,淡淡的说道。
方丈笑了笑,似乎上官楠在他的眼里只是个还没长大的孩子,孩子有脾气了,大人无非就是看在眼里,丝毫不与他计较。
“一杯茶,佛门看到的是禅,道家看到的是气,儒家看到的是礼,商家看到的是利。实际上茶就是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