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难行,二少爷纵马驰骋在河谷地带,虽然野草茂密,灌木丛生,好在是冬天,地势倒是平坦许多。马队过后,一条蜿蜒小路清晰可见。
这是一场体力与耐力的较量,大约午后一点钟的光影,二少爷率先达到基地,河谷中的岛屿,回头看去,人迹渺茫。二少爷稍做喘息,便翻出油锯,突突突的开始伐木。
大约一个小时之后,大姑娘杨晶然赶了上来,这时二少爷在河滩的沙砾上,已经准备好了两个连体帐篷的木料了。之所以搭连体帐篷,主要是考虑到防火,加长了排烟的炉筒子,火烧得再旺,火苗也跑不出那么远。帐篷是4米乘6米规格的,立柱高2米,粗如海碗,使用6个立柱就可以把帐篷的裙子连接起来。立柱两端的横梁上,大约立起一个15米左右的人字架,上面架起房梁,在上面依次搭上椽子,用钉子固定住,披上帐篷顶,主要工程就完工了。
二少爷把割好的油桶在帐篷的门口里侧放倒,接上炉筒子,在桶里塞进木头点燃后,帐篷内的温度迅速提升,地上的积雪转眼不见了踪影。
二少爷到冰封的河面凿下冰块,用铁桶盛满,放在铁桶炉子上,不一会冰块就化为温水。二少爷用它和泥,把捡来的石头片围在铁炉的周围,依次加泥垒起,直至与铁炉上面持平,咋一看,就像一个石头垒起的方形炉子,这样的炉子散热慢,保温效果特别好。
搭完一个样板帐篷,二少爷在河边稍高一点的地方准备搭建一个样板厨房,这个更加简单。先搭建一个4米乘4米的木框架,高大约两米多,把锯成一半的油桶靠边放好,上面放平铁锅,对面架好排烟的炉筒子,在一侧用细木杆再搭建一处平台,可以摆放炊具,就大功告成了。
刷锅烧水,小火慢炖,先熬一锅大米粥,帐篷里的炉子上放两个大铝壶,烧上开水,二少爷这才直直腰,喘口气。这些过程中,大姑娘杨晶然一直默默的在一旁做着帮手,她在奇怪,一个小少爷,这些野外生存技能他怎么都那么熟练。还有,荒郊野外的,这些东西是谁预先放在这里的,难道是天降的吗?
大姑娘就这点特别好,心里再怎么好奇,也从来不随便的问这问那,人家想让你知道自然会告诉你的。
眼看太阳已经偏西,二少爷把风力发电机拽了出来,这是一台两千瓦的风力发电机,配有先进的充电器,逆变器,使用时电流电压稳定。他找了一棵高大笔直的樟子松,尽量爬到树顶,砍掉树干的旁枝,把电机的风轮杆与树干固定在一起。然后,把两只橘红色的路灯分别挂在相距二十米的树枝上,充电器目前是满电,一会天黑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这时,显高和青松结伴到来,不久,亚武和铁夫也到了。六个人合力又搭建了两个连体帐篷和两个单体帐篷,连体的帐篷之一归女兵们所有,两个单体的分别作为男女洗澡的地方,女间放两个木制的浴盆,男间放六个塑料的浴盆。几间帐篷里的炉火烧得旺旺的,把水烧得滚烫滚烫,足够大家洗个热水澡了。
二少爷督促大家先把自己泡干净了,然后再开饭。多少天都没有脱衣服了,身上的皴搓下来都可以栽花了。刚开始进浴盆的时候大家还有说有笑的,过一会就鸦雀无声了,二少爷知道他们肯定是疲劳的睡着了。他帮助每个人搓了揉,揉了搓,借此调理一下他们的身体,使其经脉更加通畅,病气邪气驱离出体,待他们醒过来时,精神会为之一振,妙处会日渐凸显。
大姑娘也杨晶然应该调理一下,只是没有方便的机会,就看她的造化了。
陆续到的人不是泡澡吃饭,就是吃饭泡澡,每个人还都有温热的白酒喝,二少爷此刻成了地地道道的服务员,烧水,加水,倒水。直至深夜,他才消停下来。
老杨挺贴心的,特意为女兵们准备了蚊帐,大姑娘c小兰子特别喜欢,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