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说着他在身上摸索。可待女孩接过他的身份证,却在反复颠倒地看了几遍,竟满腹狐疑地问:“喂,这是你本人的身份证吗,你也叫徐更生?”

    更生说:“对呀,身份证哪会有假?名字更不会错。”

    可女孩却摇摇头,自言自语道:“只是我很奇怪。因为不久前来一个男子发邮件,我同样要求他出示身份证。而他掏出来的身份信息基本和你一样。他也叫徐更生,想来这同名同姓的倒都让我有缘撞见了。”

    “同名同姓?有这么巧吗?”更生好生奇怪。

    “我也觉得有些巧。”女孩继而说,“不过我瞧那人掏身份证时一点都不爽快,我几乎怀疑他是假的。”

    更生问:“那你没仔细看他的长相是否与身份证相符?难道他长得也像我么?”

    女孩说:“这个我认真看了。他年龄和你差不多,好像住址属地都和你差不多。而身份证上的照片也恰是他本人长相,但他长得浓眉大眼c肩圆背宽,岂像你一脸清瘦,像个病人?”

    更生反感兴趣,忙又问:“那你能再描绘一下他的情况吗?”

    女孩瞥他一眼,不由嫌烦道:“哎呀,我又不像你这种会写作的人,能那么细致刻画一个人的形象;我都跟你讲得够详细的了,总之他就不是你。”

    说着女孩自顾去办理邮寄手续,还让更生交了钱,待将一切办妥,又将身份证扔回了他。

    可这时更生仍在想那个同名同姓的人,他觉得也太巧了,巧得他都开始要否定自己。乃至从柜台上重拾身份证,都不相信自己似的,竟反反覆覆地瞧个不停。

    直至后来他出了邮电局,在街上逛不多远,猛抬头见一柱水泥电线杆上,竟有那种用黑墨迹涂鸦的广告:办证,承办身份证c学历学位证c军官证等等,联系电话是137

    显然这可都是办假证啊!当下更生才惊觉地悟出什么,竟仰着头颅c瞠目结舌愣在那儿了。

    81

    且说邮局实行实名登记,实在是一种新举措。因为曾经出了一些糗事。有的人道德观念丧失,常常会通过寄邮件干坏事。譬如有的人偷寄违禁化学品,致使经手人不慎中毒的事时有发生。而有的人搞恶作剧竟然在包裹里藏毒蛇,哪不将收件人吓个半死才怪呢。若真出了这种事,又找不到寄件人追责,岂不糟糕吗?

    鉴于上述原因,以后邮局便实行实名登记寄邮件。对此更生也能理解。这事就不多谈。

    却又说更生上邮局寄了资料,且汇了款,那去武汉赴会已成定局。接上便谈谈他买好车票,受邀到那座江城与会和“颁奖”究竟怎么回事吧。

    可别说盛世华夏文学杂志社为了此次活动,还颇费一番心计,专门成立了组委会。他们先租下一家中等宾馆用以接待来宾,几餐宴席也搞得比较隆重。可以说像更生等近百位作者也算受到了热情款待吧。这点不该有异议!

    那么再谈第二天颁奖典礼,杂志社直接用一间会议室稍加布置便成了“大礼堂”,主席台上坐了几位领导,显然都是集团领导c杂志社社长和主编等人,而下面像中学教室似的摆了双列竖排课桌,中间留一条走道铺上红地毯。所谓的“走红毯”也就从这里开始了。

    此时最具特色也最炫丽的是,由众位漂亮的女编辑穿上统一的旗袍,便成了礼仪小姐,然后在她们的引领下,获奖嘉宾按三四人一批次,挺胸昂首地便都走上主席台去领奖。

    这里再说那奖品,其实就是一份荣誉证书。当然上面手书获奖作者姓名和作品名,还盖上了杂志社的大红印章。但这些究竟有多大实际意义呢?事后有人说,这种奖不过是杂志社无评任授的,它想让谁获奖,不过就是多一张奖状再搭一个红本本夹里面就是了。

    当然按“邀请函”公布细则,后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