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后的一个傍晚,江阳在自己房间关上门,走到床边,掀开垫单,拿出纸币和一枚枚硬币。
他数了数。“四十五,”江阳想,“是不是还少了点。”
他找妹妹借了2块,然后第二天上午又找陈月借了2块。
“我想向你再借1块钱。”
小艾正在看电视,江阳站在她面前,但没挡住视线。
“还要借?没了。”妹妹直接说道。
趁着午饭之前,江阳跑出去试图碰碰运气,看看能否捡些有价值的东西卖掉。可直到中午回来,一无所获。
等母亲下班后回到家里,吃完饭休息的时候,江阳请求要1块钱下午出去买冰棍吃。母亲答应了他。
下午2点钟,母亲刚上班走后不久,江阳激动地跑到街上,找到一家自行车专卖店。
他向店主说明要尽量价格便宜c车身绿色c还有就是有后座位的车。
店主爽口地应声满足他的需求,从一纵新的自行车中推出来一辆青绿色的低矮单车,随后店长把车推到外面的非机动车车道上,“来吧,好不好用你试试看就知道了。”
江阳一阵兴奋,骑上店主为他推荐的这辆车,向前骑了一段路,转弯折回来。
“怎么样?”
“挺好,我很喜欢。”
“那就选这辆吧。”
“嗯,多少钱?”江阳意识到还没问这最重要的问题呢。
老板没有回答他,而是和走来的另一个顾客搭上话。
“老朋友,好久不见呀。”新来的顾客拍拍店主的肩膀问道。
“啊,是你啊,来来,进来坐。”店主热情地把那位顾客请进店内。
没问出价格,那辆车还在江阳手里,他奇怪地看着老板离开。过了一会,走出来一位年轻的导购员。
“是你要这辆车吗?”显然,她是受到店主的吩咐。
“是的。”
“58元。”
“哦!糟糕。钱不够。”
那导购员沉默着,等着他继续说下去,等他问她:“能不能便宜点。”她便会问:“那你带了多少钱呢?”但是这位顾客并没有追问,而是放开了自行车手把。
“我的钱不够,不好意思。”江阳笨拙地挠了挠头。他觉得尴尬,早该在店主让他试车前就问清楚的。
江阳想着要不要去其他店看看,可紧接着,这位告知他价格的女士说话了。
“我们还有其他比这便宜些的车,不知道您想买个什么价位的?”
“50块钱左右的。”江阳回答。
“这辆就是啊。”导购员不解地看着他。
“不,我的意思是最多就50块,我只带了50。”
“好吧,你跟我来。”
那导购员跟店主说了几句话,然后朝江阳招招手。
“你觉得这辆怎么样?”她指着堆放在墙面一辆也是绿色的自行车问。
“这辆多少钱?”
“50整。”
江阳犹豫了一阵。
“好!就这辆吧。”
“要不要试试?”
出于刚刚的疏忽,江阳没好意思说要再试试,一口咬定:“不用试了,就这辆。”
“那敢情好,这边付账。”
江阳把车刚买回家的那段时间,基本上是归妹妹所用。
她总是一大早c中午刚吃完饭休息好,便高兴地把车推到公路上,然后毫无疲惫地往街上骑,一直骑到很远的市区才回头。
“这辆车真棒!”骑回家,她不止一次在江阳前称赞。
再过两天就是九月一号了。江阳父亲意识到该为孩子的未来操操心了。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