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这陆家夫人也是真够悲摧的,原本以她的意思,她们陆家老爷子似乎说起过,陆家与公孙家有个世代的婚约。
陆夫人与公孙墨染的母后曾经有过婚约之说,也即是指腹为婚。
当时那位国母指着自己的肚子对陆老夫人说:“如若本宫能诞下皇子,他日将与陆家的长女婚配,决无反悔。”
那个时候的人时兴指腹为婚,当时陆将军舍命救了身怀六甲的公孙皇后,可以说,若无有陆老将军,皇后早就殒命于乱军之中了,更不要说以后的公孙墨染了。
皇家许下的婚事,等于是口吐金钉,陆家如果之后生下的第一个嫡出的女儿,那便是他公孙墨染的王妃了。
可事情也算是巧了怪了,陆家一脉单传,到了陆老将军的儿子陆怀义的时候,这陆怀义更是奇怪的厉害,莫名其妙的在战争中失踪了十年之久。
这还不说,他失踪前原无有婚配的,只是纳了一个侧氏,几房小妾,并没有真正的娶妻,何来生子育女?
一直到公孙墨染成年之后,这陆怀义又莫名其妙的回来了,并且是孤身一人回来了。
回来就回来吧,根据可怕情报,他一没通敌,二没卖国,也就是纯粹的失踪了,对于失踪之后的事情是一句也不提,整个人也好似是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家里呢?家里几房小妾在守了几年活寡之后,原本就不是什么正房,一来是耐不住寂寞;
二来呢,陆家两老心肠好,便给了她们每人一份嫁妆打发嫁人了。
只有侧氏也就是这个陆夫人,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想的一直没有改嫁,不仅没有改嫁,还在陆怀义将要回来的时候提出了一相请求。
意思大约就是:我呢,跟相公感情深厚,也不打算再嫁了,在家里守着也不能没有个念想。
如果抱养一个外姓的男孩,肯定陆家不会接纳的,陆家要抱养孩子,也顶多从本家近支抱养,断然不会抱养不有任何血亲的外姓人的,这一点儿毋庸置疑。
不如呢,就把我侄女儿接过来,当女儿养,早晚有人在膝下承欢,这屋子的里里外外的空气也有点儿活气,不知二老意下如何?
当时这陆二夫人说得那叫一个言词诚恳,把陆老夫人的心就给说活泛了。
这陆老夫人心里一想:这二夫人吧,虽然不太招人喜欢,可好歹在这人脉单薄的陆家也算是个支撑场面的人,如今儿子下落不明,没准早就已经那啥了。
想到下落不明的儿子,老夫人就暗然神伤,顺带着,心也就酸了,酸了之后呢,也就软了,反正一个丫头家家的,顶多就是平时多张嘴吃饭,出嫁的时候给出份嫁妆,也就没其他想法的同意了。
这女孩子抱过来的时候年龄还小,生的倒也乖巧,里里外外的很是招人喜欢,空闲之余,倒真的能给人排解寂寞,甚得陆家人的喜欢,取了个名字叫做陆心缘。
待得陆怀义突然出现之后,陆心缘已经三四岁的模样了,看到这个陆二夫人从娘家抱来的丫头,陆怀义倒也没说什么。
一个丫头嘛,在那个社会是动摇不了什么根基的,对这个孩子虽然不甚在意,也等于是默认了她在陆家的地位。
因为陆家没有其他的孩子,下人们平素里就管陆心缘叫大小姐,其实按照那个社会的风俗,陆心缘根本算不得的,且不论是不是抱养的,单就陆心缘的养母兼姑母是庶出这一条就不能做数的。
那个时代以陆心缘的身份,如果嫁人的话,顶多做个填房或是偏房,身份有时候极能决定一个人的命动,这也就是时代的悲剧。
并且这陆怀义也真是够奇怪的,自从回来之后,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从未再娶过妻子。
倒不是他对陆二夫人有什么深厚的情感,愿意与她相守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