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都会在皇城司安插大量亲信,柴荣也不例外。

    叶长庚登基之后,全盘接手了柴荣的这笔“遗产”。他对武德司的功能和效率很不满意,于是开始大刀阔斧的展开人事调动,陆续把熊家兄弟的一些亲信,都换到了各个关键岗位上。

    而原来那帮经验丰富的老人,则单独被抽调出来,另行设置了一个“新闻采访局”,专门负责刺探汴京城内各种消息。大到武将谋反c小到泼妇骂街,事无巨细,他们每天都得汇集无数的信息,先由这些工作人员审阅一遍,然后选取重要的,有用的,及时进行上报。

    “新闻局”现在还是一个临时机构,只对小皇帝一人负责,连太后也无权伸手进来。可是说,这才是叶长庚打造的第一个纯血班底!

    这些动作,他全都是打着柴荣的遗命办事,对朝廷的大政方针,没有任何的影响,因此推行的还算顺利。

    叶长庚起身走了几步,来到一大盆冰块前,深深吸了几口凉气。

    这该死的秋老虎,真是要命!按说现在还没什么温室效应,怎么也热成这样?

    “宰执们狗咬狗,自有太后去和他们打官司,咱们不用过多掺和进去。几个禁军大将之间,可有什么异常么?”

    “禁军将领一回京,就都被收夺了军权,他们能有什么大作为?自爱一点的大将,每日不过是呼朋引伴,躲在家里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而已。也有那等不知自爱的,打完了仗,手里有了几个闲钱,便整日瞎逛乱窜,玩儿女人c耍大钱,发酒疯,天天打架闹事的也有,总之没有一天安静太平。”

    哎,熊大智力水平低下,这是个硬伤啊!

    熊大在六人中,还算行事稳妥,可终究是武夫一个,心思远不如文人细腻。禁军大将每日抱团饮宴,互相勾连,这是何等大事儿!他居然习以为常,就这么一笔轻轻带过!

    叶长庚心里有一句p,不知当不当讲?

    从专业性的角度看,熊大掌管的武德司,确实比新组建的新闻局差得太远!

    “你以后主要精力放在两块儿,一是继续留意几个宰执的动向,二是大力拉拢你们六兄弟手下的兵将,不要怕花钱,只要能让他们死心塌地,愿意跟着你们出生入死,花多少钱都在所不惜!”叶长庚叹了口气道,“能不能坐稳这个皇位,关键在于能不能掌控兵权!朕的手里,现在没有一只可靠的军队,连睡觉我都睡不踏实。你们六兄弟,是先皇后留下来辅佐我的,是朕最信任的心腹之人。只要好好干,朕在位一天,就能保你们一天的富贵。你们将来执掌禁军,甚至封公c封王,也是指日可待!”

    “是,臣等一定不辜负陛下信任与厚恩,鞠躬尽瘁c死而后已!”

    熊大这种老粗,能拽这两句文,已经算是他超常发挥,叶长庚当然也不可能去要求更多,挥手让他退下了。

    新闻局的办事效率越来越高,送来的材料更有参考价值。

    赵匡胤确实是一个拉关系的好手,这些年暗中勾结各级将领,还弄出了一个什么“义社十兄弟”。杨光义c石守信c李继勋c王审琦c刘庆义c刘守忠c刘廷让c韩重赟c王政忠一帮大将,汇集成了一个小集团,而赵匡胤就是这个军事小集团的核心人物!这还不算,自打他升任殿前司一把手起,赵匡胤又开始大力拉拢侍卫司军官,摆明了要把整个禁军都握在手里!

    这么大的动作,满朝文武,居然死人一样,毫无反应!

    三个宰相为了争权,忙着拉帮结派,互相攻击,对赵匡胤的举动视而不见,可以说是严重渎职!

    太后虽有些权谋,但格局太小,只限于后宫斗争,至于国家的大政方针,她一个妇道人家,实在提不出什么建设性意见。每次听政大多只是装个样子,其实啥事儿也不管,只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