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红楼梦》也好,做《三国演义》的策略游戏也好,都是顾骜民族文化产业的一部分。
不过他也知道,要把“可存档游戏”发扬光大,光靠最初第一波的热情支撑是不够的。哪怕因此鼓舞起国民咬牙消费的信念,如果没法国际化,这张牌始终打不长久。
顾骜不禁思考:在80年代后期,乃至90年代初,历史上究竟是靠哪些品类把这个行业撑起来的?
美式rpg,更多是有动作元素的。哪怕可以杀怪练级存档,也都是90年代后期,ps的人,貌似都是京城中关村成立同期,逃离京城南下特区谋求到的发展。
所以顾骜本意是打算把搞汉化、中文wps的项目组,都汇聚到特区,以谋求招得到足够的英才。
他怕在钱塘这种乡下小地方无人可用。
但既然前几年的浙大-斯坦福委培交流生项目,以及天鲲原先的外包工作室,已经在钱塘有基础,加上集中办公确实更利于管理和成长进步。
“那就这么办吧,钱塘就钱塘好了。我本来是倾向于在特区,人才多。不过把天鲲的招牌打出去,多做点招聘广告,应该能把京城那些高校、研究所下海的人吸引来吧。”
顾骜自嘲地沉吟了一句,算是拍板认可这一安排。
手下听了这番话,却都觉得顾骜多虑了,无不轻松笑着拍马屁:“特区虽然有吸引力,但国内目前的软件相关产业,捆一块儿还不如咱天鲲。天鲲要在哪里,人才当然会来哪里——京城那些同行根本拉不住人。”
86、87这两年,国内软件相关行业也算是真正起步了。
做实事的企业是不少的,比如两年后要成立的清华电子科技和清华科研总公司(后来的清华紫光),那还是实打实想搞硬件、芯片,至少也是搞嵌入式系统的。
当然了,以“汉化、装电脑、提供外国电脑品牌进口后的修修补补”之类业务起家的,也不少。
比如后世的法务部营销大神方正,还有就是不方便评价的联想,都是在这两年冒出来的。凭心而论,清北中三系势力,还是清节操值相对浓厚一些。
并且因为产业集群的出现,京城会在87年正式开发中关村,作为软件科技产业的集中开发区。
所以87年之后,国内的软件和计算机人才,跟前两年的萌芽期相比,会出现明显的聚集效应。想做掮客生意的,那没办法,必须扎堆中关村,帮外国电脑做国内落地,没关系想搞点别的自己打拼,那就都南下特区了。
当时国内其他城市,都是丝毫没有计算机和软件业产业氛围的,连沪江都不行。那时候还没有浦东开发,更没有张江高科园。
顾骜本来也是尊重这个历史趋势的,没想改变什么。
可是他的手下,似乎因为不知道历史,过于盲目自信了。
那就放任自流发展,交给市场检验结果吧。反正顾骜本钱大,就算有一点小布局上的失误,他也赔得起。
……
结束了在汉乐电子的视察和会议,对后续开发作出了全面指示后,顾骜让秘书带了几台学习机样品拿回去。
临走的时候,顾骜关照史育朱:这几个月注意及时把市场反馈数据、直接抄送汇报一份给他。
按照公司原本的管理层级,史育朱是没资格直接向顾骜汇报的,他应该向舒尔霍夫汇报。顾骜这么安排,也是因为对天鲲学习机的内地市场表现非常重视。
忙完这一切,顾骜从特区驱车返回香江。
——
ps:以上已经3000字,下文回答一个昨天读者质疑比较多的技术细节。
有些读者说“汉字是用16*16一共256个像素点来存储其字形信息的,所以一个字的字形就要16字节”(平时说字母1字节、汉字2字节是指“引用”,而不是字形本身)
这个观点在现在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