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当有身份证才能进的网吧,变成了有身份的人才去的网咖,午夜的“开个通宵”,还是一样此起彼伏。

    当舆论界的“吸毒”、游戏界的魔兽,变成了农药吃鸡遍地走,现实中的“敌人”仍然比游戏里的更加残酷。

    当第一代网虫晋升成为父母,变成了下一代网瘾少年心中的老顽固,“谁没当过熊孩子,但你爸爸永远是你爸爸”的家训,开始激荡在心头。

    “想当年,我也是一位不肯坐下的陈独秀…”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我国第一批网民诞生了。他们受制于连图片都打开缓慢的网速,最先聚集在论坛深处。那时的论坛就是如今的内容平台社交网站,大家文可po文,武能论战。高手被尊为“大侠”,但他们会自谦为“大虾”。

    在温良恭俭让的氛围之下,尚未有“杠精”这一奇妙物种出没。一篇写于国足失利后的《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成为横空出世的爆款,足以让现在的大v和公号们顶礼膜拜。如果照今天的网民数量来算,上线48小时,它的点击量就已经超过了两千万。

    而网文鼻祖《第一次亲密接触》,也在1998年开始在论坛连载。无数人跟随小说的情节,跟网友开启了“e网情深”的桥段。人们从头像分析性格,靠个人主页摸清兴趣爱好,然后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再用54430(我时时想你)的摩斯密码,谈情说爱。

    他们会换上情侣头像,会在聊天室里宣布结婚,但就算在同一座城市,他们也不会轻易奔现。毕竟有一种突然分手叫“见光死”。而那时网恋的目的,也在“聊”不在“约”。

    有人因为要维系onle的精神恋爱,成为网瘾少年,也有人是因为情迷游戏,才驻守网吧。刚开始去玩耍,大家还只能靠内网联机玩玩《红警》、《帝国时代》。到了21世纪初,《石器时代》、《传奇》等网游进入中国,放学后的美好时光,被它们完美承包。

    少年们又肝又氪,用零花钱换点卡,再用点卡获得游戏时间或是买回游戏装备。如今后辈在召唤师峡谷保护自家水晶,而我们也曾守护着沙巴克的荣耀(《传奇》)、阿拉德大陆(《dnf》),愿意为了部落、为了联盟奋斗终身(《魔兽世界》)。

    但是我第一次正式开机上网是二oo三年,和老可一起去了网吧,因为当时监管制度真是辣鸡。之前从没接触过网络的我,在第一次走入网吧后便被网络游戏深深吸引。随后的一段时间里,我的业余时间和零花钱基本都耗费在网吧,满脑子想的全都是练级、装备和pk。

    当时有一位好友对我的这种行为尤为鄙视,曾怒斥我:“人怎么可以被游戏控制!”但没过多久,他不仅悄然加入熬夜泡网吧的大军,后来干脆买了台电脑放在家里。大家不由笑称:“你是没有被游戏控制,你是去控制游戏了!”

    当年在镇上的网吧里,学生往往需要排队等机器。多少人的青春便湮没在这些不眠的夜里。

    一位同学为了在《热血传奇》中当上沙巴克城主,硬生生在网吧住了一个月,最终染上疾病,但是在攻城战来临时,他依然坚持左手打吊瓶右手操作鼠标砍杀到了最后。

    另一位同学曾慨叹生活中杂事太多,并充满憧憬地表示:“若是让我毫无顾忌、痛痛快快地打上十年游戏,随后让我去死我都愿意。真羡慕网上报道的那个不需要睡眠的外国人,他玩什么游戏,等级都能最高。”

    后来,他花了很多钱雇人代练,每天晚上定时去网吧上线看看等级。

    我问他:“花钱请别人玩,你能获得什么?”

    他愉悦地笑了:“我追求的就是这种让别人苦苦追赶的感觉。”

    到了高中为了管住学生,学校采取了很多手段。住校生早晨5点半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