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其实孔子没去过的不止秦国,也没去过晋国和燕国,燕国地处北方,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孔子自然也不稀罕去,晋国可谓强大,却也没去,主要是因为在强大的晋国儒学根本没有立足之地。到了战国时期,晋国分裂为韩c赵c魏三家,再加上秦国和燕国,所以战国七雄之中孔子没有去过的国家占到了五家,而孔子去过的国家,大部分都被消灭或是弱小到不值一提了。

    其实孔子也没有想到,他的儒学思想在燕国很有市场,这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民众基础的。首先,燕国是西周分封的诸侯国,文化礼仪承继西周,这和孔子的思想不谋而合,孔子也认为春秋时期已经礼崩乐坏,要克己复礼,就是要恢复周礼——西周的礼仪。其次,燕国境内有个孤竹国,就是齐桓公和管仲c隰朋等人伐山戎消灭的那个孤竹国,那是个殷商古国,建国比燕国还要早,武王伐纣的时候,孤竹国走出来两位圣贤,就是大名鼎鼎的伯夷c叔齐。

    伯夷c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想立叔齐为君,叔齐不想父亲废长立幼,于是等父亲死后便把君位让给了哥哥伯夷,伯夷不愿忤逆父亲的意思,于是就跑了,叔齐也不愿继承君位,也跑了。他们的事迹传开之后,世人便认为能让权是大贤,连孔子都明确表示,伯夷叔齐是古代圣贤。

    周武王的伐商大军准备东进的时候,伯夷叔齐拦在武王的马前死活不让武王进兵,说什么以臣伐君,不忠不孝,以暴易暴,是非不分,最后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上了。伯夷c叔齐死了,他们的故事却留了下来,被后世标为榜样,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孤竹人,当然也影响到了后来的燕国人。

    燕王哙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耳濡目染便成了坚定的儒学信仰者。为了标榜自己是个贤君,他不沉迷于女色,不陶醉于丝竹之声,在宫内不大兴土木,在宫外不设围打猎,还整日粗茶淡饭,拿着农具亲自下地劳作,以为万民表率。这事儿很快就传到齐王耳朵里了,当时的齐王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齐宣王,齐国一代明主齐威王的儿子,他和南郭先生共同演绎了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成语——滥竽充数!

    齐宣王得知燕王哙的行径之后觉得有机可乘,便伺机祸乱燕国,于是授命苏代回燕国。这苏代本是苏秦的弟弟,东周洛阳人,看到哥哥苏秦功成名就,也开始刻苦学习,游说诸侯,和燕国的相国子之交往甚厚。苏秦在燕国时,子之与苏秦结成亲家,苏秦走后子之又和苏代结成亲家。子之想夺取燕国的政权,就派苏代前往齐国侍奉在齐国做人质的燕国公子姬恒,苏代由此得到齐宣王的重用,齐宣王见苏代能说会道,便授命苏代回燕国复命。

    齐宣王二年,公元前318年,苏代回到了燕国,先拜见燕国执政子之,两个人谋定之后,苏代去见燕王哙。这时候燕王哙已经五十多岁了,见到苏代之后先询问了一下质子姬恒的情况,又饶有兴趣的谈论起齐王。这时候齐宣王田辟疆即位不久,各国对他都不是很熟悉,他的父亲就是齐国一代英主齐威王田因齐。齐威王在世的时候,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推行政治改革,修立法度,选贤任能,国力日渐强盛,后来又趁魏国攻赵攻韩之际,通过桂陵c马陵两场大战把战国时期中原第一霸主魏国拉下了马。按常理来讲,齐国下一步就称霸中原了,但齐威王却迟迟没有表态,列国都十分关注,燕王哙也不例外,闲谈之中燕王哙就问苏代:“齐王要称霸吗?”

    “齐王?”苏代故作惊愕地说。“哈哈哈,他称霸不了!”

    “嗯?”燕王哙有些疑惑。“先生何出此言呢?齐国之强,可是尽人皆知的啊!”

    “唉”苏代叹了口气说。“齐王不信任他的大臣!”

    “那先生以为如何才能称霸呢?”燕王哙虚心地请教道。

    苏代一看燕王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