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知是哪个平行时空。

    彼方的大宋国,正是国泰民安,山河犹在。

    今上幼时谦仁贤德,姿表特异,为太祖所喜,格外开恩养育宫中。长成后为官勤勉,理事清明,曾累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c开封府尹,多次为先皇褒奖。到最后既非嫡,又非长,反而继承大位,果然是天命所归。

    话说今上继位后,勤于政事,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

    彼时富足,即便是小民之家也温饱不愁。逢上元佳节,从元月十三日起,家家户户入夜后点起花灯,十街九市,欢呼达旦。各家争奇斗巧,又有富户有心搏得天颜一看,务必富丽堂皇,敷金添彩,光耀夺目。整个东京上空,灯月交辉,亮若白昼。

    到了十五日这一夜是正夜,今年按例皇帝行幸宣德门楼观灯,与民同乐。

    那宣德门楼上,因今上信道,设了玉鼎灯山,到底是宫中御匠所作,远非其他可比,巍峨高大,有双龙蜿蜒其上,还有各色彩灯,影影倬倬映着诸多仙人,身姿曼妙,又有教坊奏动御乐,望之如天宫盛景;楼下则是施呈百戏,供奉御览。人人都来看,挤挤挨挨,连落脚地都没有。

    今上御目下览,远远见得百姓脸上都是笑容,穿戴一新,气色甚好,少见面黄肌瘦之人,正暗暗欢喜。

    正在此时,身后一个小黄门上得前来,附耳在今上边说了几句,他登时面色一沉,思忖道:“这大好日子晦气得很,又不好外传。”

    只得命人传令:“速命开封府秘密查访,务必要找到人。”

    身边中宫见他面色不渝,轻轻牵住他衣袖,“官家为何不喜,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中宫为先皇赐婚,身份高贵,温柔谦和,后宫妃嫔没有不服的,今上也甚是敬重,不想她此刻忧心,便转作笑颜,“没什么事,已经处置了。”

    中宫便不再言语,只作不知,与官家言笑,过个好节。

    待到月上中天,御驾回宫,今上算着时辰已过了子时,方忍不住与中宫说起这事。

    “安定郡王家的大姐儿观灯丢了。”

    中宫细细回忆,“便是那个真珠姬么?我依稀记得是个极好颜色的女孩子。”

    安定郡王赵元泰是先皇七子,与今上同父异母,他自幼体弱多病,早早被排出大位继承人之外,也乐得自在逍遥,吟诗作画,过个富贵逍遥的日子。

    官家为着他无心于朝中争权夺利,也甚是优待,继位之后屡次加封。

    只是早先子女缘薄,与郡王妃沈氏成亲之后,虽有两c三次坐胎,却都没保住,府中姬妾无数,也少有个养下来的。

    过了十年,府中方有一个小妾生下一个女儿。安定郡王与王妃如获至宝,立刻抱到王妃名下抚养,充做嫡女。

    两人爱之若掌中珠,给其取名真珠。

    这孩子居然平平安安,一路长大,待她长到七岁,见是立住了,安定郡王便上表为其请封,按例得封县主,封号“长平”。

    说来也怪,当年王妃便有了身孕,十月瓜熟蒂落生下一个男孩,隔了几年,年近三十又得了个女儿,如今也都平安长大,儿子允泽九岁已请封世子,女儿允贤六岁,尚未得封。

    皇族中都说是先头养着这个女儿带来的,说她有福气。

    皇后说道:“想必是这孩子贪看景色,走失到哪里去了也不定。”

    今上不比皇后深闺中养大,他是在开封府里混过的,虽然具体执事的是少尹,耳濡目染,也知道不少暗事。

    “宫人来报,真珠姬是这般走失的。”

    王侯贵戚女眷是安置在宣德门楼门外两庑观灯,设了帷幕遮挡,日间便先在此等候观看。安定郡王家是坐在东边,郡王妃沈氏一个族妹,也是嫁入皇家,位置却是在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