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艾心事重重的回到宿舍,准备上网找寻一丝灵感。
杨慧普闷闷不乐地进了宿舍,看来早上又预测了一天的运势,说是最近水逆。说白了是丢三落四的毛病又犯了,莫名给自己找借口,去了餐厅,才发现饭卡丢了,吃不上早餐,跑回宿舍同范小艾借饭卡。
范小艾将饭卡掏出来的一瞬间,便想到了两全其美的好办法。转身便在电脑上洋洋洒洒写了一篇倡议书,中午之前,便将它塞进了院长的信箱。
内容如下:
[倡议书:
大一刚来的时候,我抱着满腔热血想着拿奖学金,觉得助学金是应该留给那些家庭比较艰难的人的,后来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才知道,学校的奖学金,名额少,金额也少,可以说还不如国家助学金(给贫困生的补助)高。
只有国家励志奖学金(贫困生中成绩较前的)和国家奖学金(综合成绩院系第一)的金额很高,可是国奖一个院系只有一个名额,国励的名额要多一些。
国家助学金的存在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虽然很多家境不错却恬不知耻的人为了这个钱想破了头脑,但是还是不可否认国家助学金还是帮助到了不少真正的贫困生的。但是却存在着很多问题。
首先在审核部分,相对轻松。国家助学金由于名额过多,申报条件又较为简单,只需一张村委会(街道办)盖章的贫困证明即可,因此导致许多家境很好的学生也来分一杯羹,不拿白不拿,用来旅游,或者凑点钱换个新手机都可以。与之对应的,部分贫困生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这笔很容易得到的钱也会被他们用于奢侈消费。
于是,助学金也就失去了其作用和价值。
当然,在一些管理不好的学校,助学金的发放竟然也成了小小班委和辅导员的巨大权利。他们忘我地享受这种支配国家助学金的权利,或以权谋私,或故意刁难,使得很多迫切需要这笔钱的贫困生难以真正得到国家的关怀。
因此,这种大水漫灌式的助学金发放形式,为原本极好的政策抹了黑。
在我的学校,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由于补助金额不大,贫困生依然需要贷款上学,依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做兼职以维持大学生活,给他们带来不小的压力。
其次,我认为学校的助学金形式太过于不照顾对方的自尊心。
再次,我倡议,采用新的解决方法,响应中央号召,改大水漫灌式扶贫为精耕细作式抚贫。
比如将校园卡的日消费金额作为发放的主要参考依据,日均消费高于20的不得领取。以及将发放的权利收回学校
这种举措,不仅能够精准地辐射到贫困群体,更能够照顾对方的自尊心。]
章院长拿着这封匿名投来的倡议书,在办公室中来回踱步。
刘秀梅应声赶到,进到办公室,款款坐了下来。
“刘老师,你觉得这封倡议书会是谁写的?”
刘秀梅接过倡议书,仔细看了一番。
“这么多学生,我哪能猜得出?再说手写版我还能分辨个字迹,这打印版,根本就看不出是谁啊!”刘秀梅恭敬的笑着。
“这些孩子呀,就是天真,整天胡闹!”章院长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水。
“谁说不是呢!不过据我了解,这助学金的事情确实让很多学生有一些看法的。”
刘秀梅低头看了看倡议书,也不乏觉得有些举措还是很切合实际的。
“我下午还要带领国外的访问团参观咱们学校,这个事情先放一放,后面再探讨!最好是能找到这个学生,好好安抚,看得出来,她的情绪比较激动”
章院长一顿嘱咐后,便将事情推给了刘秀梅,贵人多忘事,估计再提起,便不会再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