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问题转化成不应再去问什么是电影,而应该问什么是哲学。

    学生们对于这学期晦涩难懂的课堂并没有表现出多大兴趣,听的迷糊起来便开始睡觉。

    “同学们,吉尔德勒兹是第一个真正发现并明确提出’现代电影和现代哲学间的联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为本质’这一原理的哲学家。”

    “在《电影2时间—影像》的结尾部分告诫我们:不应再去问什么是电影,而应该问什么是哲学。我们今天欣赏的作品是法国电影大师阿伦·雷乃的经典影片,也算是一部意识流电影,你们都听说过吧!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这也是一部关于困惑的现代电影作品,时间有限,我们欣赏它的几个片段吧。”

    同学们一听要看电影,才渐渐打起精神来,个个都精神复苏,打着哈欠准备迎接一场视觉盛宴。

    可哪想,这部电影,灯光暗下来,整个阶梯教室如同黑夜,影片梦境和现实混乱,节奏缓慢,越看越困,不一会儿,又睡倒了一片。

    李老头自顾自的陶醉着,紧紧盯着电脑。

    影片的的放映告一段落了,李老头站起身,准备点评。

    “困惑吗?迷失吗?”李老头和蔼的询问着,看着昏昏欲睡的学生们。

    学生们齐齐点头。

    “浪漫吗?”

    同学们摇头。

    “残酷吗?”

    同学们点头。

    学生们如同被操纵的木偶,配合着李老头的问题,只能通过简单的肢体语言表达,死气沉沉,连话都不想说。

    李老头突然笑起来。

    “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呀,跟你一样,我就想,这导演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学生听到这感同身后的话语,有了兴趣,渐渐有了生气。

    看来兴趣果然是最好的老师。

    “电影里面的人物给你们的是什么感觉?有没有同学能够表述一下自己的感受?”

    同学们又默默低下头,逃开李老头的眼神。李老头也是人情世故练达,怎能看不出学生的这点小心思,很体贴的绕开了那些羞于开口的学生。

    李老头见范小艾兴致勃勃,眼神发亮,至少没有逃避自己的眼神,便请范小艾起身作答。

    “老师,我觉得里面的人物都很迷茫,似乎都是迷失在那看不透c走不出的生活迷宫里,彼此之间找不到对方,因为他们甚至找不到自己。我感觉那些人物仿佛不是电影银幕上的别人,而就是现实生活中的自己。”

    李老头见状,仔细打量了一下范小艾,连连点头,称赞有加。

    “不错,这位同学的感触很深刻吗!很好,请坐。”

    “是不是哲学课上都会催生一堆哲学家!”杨慧普感慨道。

    李老头不紧不慢的讲着:“其实,我们的生活也许就像这部电影表现的那样,如此让人不可理喻,让人困顿不堪,可是我们每个人注定要去面对一个沉默的平整化的世界。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思想大师,德勒兹,对我们这个时代也一定有同样的困惑。”

    范小艾感慨着,是呀,大哲学家都有困惑,我们那点困惑又算什么呢?

    李老头像是看穿了范小艾的心事一般,安抚道:“烦恼天天有,不捡自然无。其实生活中,我们大多数都是在自寻烦恼。”

    “我是从哲学角度来探讨的这部作品,有没有同学另辟蹊径,再来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呢?”

    “好,这位同学!”李老头笑容可掬,看向中间坐着的女同学。

    孙薇本不想起身回答,但奈何范小艾在众人面前出尽风头,自己也不能败下阵来。

    孙薇款款起身,满腹自信。

    “老师,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