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一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这是宋朝柴陵郁禅师悟道之时所作的一首偈子。大体意思便是要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心灵的本来面目都是如同明珠一般清净智慧的,然而长期以来被尘世间的种种欲念牢牢封锁,以至于光明不显,晦暗迷蒙,颠倒梦想,如痴如醉。

    当我们只有拭去心灵的尘埃的时候,才发现是那么的活泼自然,无拘无束,仿佛整个天地之间都大放异彩,万里山河都为之生辉增色。

    这虽然是禅宗的悟道偈语,然而说的都是我们的妙明本心,在修行上,佛与道本是殊途同归的。遂起颦思,随手援引,以为题记。

    日衔西山,晚霞如练,倦鸟归巢,树林里早已停歇了聒噪之声。

    这个座落在叠翠山麓左近的小村庄,此时正是全村人用晚饭的时候。袅袅升起的炊烟,与叠翠山山腰处的闲云轻雾缠绕在一起,好似一幅朦胧唯美的泼墨晚景图。

    转眼之间,夜幕降临,村里的人每到夜晚,闲来无事的时候,就在村庄中央的一块阔地上燃起一堆篝火,男女老幼围在篝火旁跳着欢乐活泼的舞步。

    在这里,他们靠着山脚下的几亩薄田,自给自足,丰衣足食,非常满足眼前平常简单的生活。

    他们很善良淳朴,似乎外面繁花似锦,人心险恶的花花世界与他们没有丝毫关系,他们不是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但是他们却依然坚持上古之民那种小国寡民般的平静生活。

    这个村庄,名叫叠翠村,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因为处在叠翠山脚下而得名。

    本来叠翠村的居民,在此已经平静简单地生活了千余年了。千年前,这叠翠山上还没有任何建筑物,更别谈建立香火鼎盛,善男信女络绎不绝的玄门道场了。

    然而这里的神话传说却似乎早在千年之前就流传了下来,直到现在有些老村民也会经常提及。

    千余年前,有一位从昆仑山下来的名叫凌虚子的散仙,来到这叠翠山巅结茅修行。自凌虚子来叠翠山修行之后,叠翠村的居民时常见到山顶岚气如虹,彩云环绕不去,如同仙境一般,久而久之,这叠翠山有神仙踪迹的消息便不胫而走。

    于是,便渐渐有些诚心慕道之人,或披荆斩棘,一人独行,或跋山涉水,结队而访,纷纷向他们心中憧憬的叠翠仙山聚集而来。

    凌虚子当初看中叠翠山的风水布局,仙雾氤氲,紫气东来,本有在此修建道场之意,只是初来乍到,凡事不能攀缘而成。要在这里开辟道场,还需要等适当的时机到来,因此这些年他也没有刻意地去收徒,而是潜心在叠翠山结茅修行。

    至于村民们无意中看到的那些神奇的仙境,也非他有意为之。那些祥云也是修行玄功有成,自然感召而来。

    谁知才在叠翠山修行了几个寒暑,便有许多寻仙问道者慕名而来。自然这些人中有些颇有家资,因为夙具慧根,诚心慕道,故不为安逸富贵所累,一心只求能够超凡脱俗,得道长生。凌虚子为了试验他们向道之心是否坚诚,于是便让他们取出家资,在山顶及山腰几处地方修建玄门修仙道场。

    叠翠山陡峭险峻,怪石嵯峨,前山只有一条逼仄的小石路,仅容一人单行,山顶和山腰倒有几处宽敞之地,可以建立道场。但是并不是所需的材料都可以在叠翠山就地取材,还是有不少石材c木材以及金属材料要从山下采办。

    为此,凌虚子的第一批弟子为此出了不少心力,聘请了数千能工巧匠,历时六年之久,终于在叠翠山建起了宏伟庄严的玄门道场,包括玉清宫c紫微殿等数十处大型建筑,俨然成为规模神州大地宏大的玄门道场之一。

    凌虚子因此开宗立派,只因凌虚子师出昆仑,故而起初谓之昆仑紫微玄脉,后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