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计划有变

    “这是为何?”,李衍年一惊。

    “大人莫要紧张惶恐”,皇帝却十分平静的道,“朕先前就说过,任何事情都不会按照某个人规划好的路线,一路不出叉子,不生枝节,波澜不惊的走下去的”。

    “所以,基于徐宰辅的态度,皇上索性改变主意,主张淮阴王回京?不过”,哪怕是不细心的人,也能一抬耳朵听出李衍年话里的满满惊慌。

    也难怪,彻底打碎原计划,短短数日里改唱一出偷梁换柱,的确不是一桩易事。

    还好,皇帝很是理解他,轻轻额首道,“没办法,这也是范老的意思,徐宰辅以朕病重为名义,赴请淮阴王,淮阴王必来,他若不来,岂不公然藐视朝廷?岂不正好给平王以借口清剿?何况我们不能再采取以不变应万变之策了,要根据对手的变化而变化”。

    说到这,他走下御书案,来到冷汗淋漓的李衍年跟前,语声更加的柔软,“朕也晓得这个计划,风险很大,一个差池,便会泄露,但即便泄露了,朕估计,境况也到不了无可挽回的地步,顶多是更一步加深了平王除掉陆锷的决心而已”。

    李衍年哀叹了一声,“这个徐宰辅为何一定要让陆锷回京?为何要置三十多年的兄弟情谊不顾,反帮平王爷?”。

    皇帝幽幽深瞧御书房外一眼,“因为他叫徐忧民,其实,这一点,我们早就应该想到,禅位一事根本不会由着我们单方面所愿进行,后面的事儿可能会越来越复杂,如果稍有不慎,被徐宰辅嗅出味道,便会有灭顶之灾”。

    “皇上的意思是说,徐宰辅会帮平王杀掉陆锷?”,李衍年瞪大了眼,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只要他看穿了你我的意图,就会有可能”。

    “皇上何不就把平王爷的所作所为,坦白告之徐宰辅,以他和陆锷的关系,老臣想”,李衍年道。

    皇帝突然怒道,“想什么?朕早就跟你们说过,平王爷在朝在野,威望都极高,仅凭你我的片面之词,徐宰辅绝不会相信,反而会认为我们是在栽赃陷害平王爷。

    退一步来说,便是那徐宰辅信了我们的话,朕相信,他也不会帮我们,原因大人应该十分清楚”。

    李衍年神色一丧,“老臣自然晓得,那徐宰辅爱民胜过爱自己,战争是他平生最痛恶之事,虽然,他与平王爷,素日里来往不多,但朝廷大员都明白,他是全力支持平王爷的”。

    “所以,我们就断了这份念想吧!”,皇帝怒火渐熄。

    “那这样一来,徐宰辅就不能留了?”,李衍年一个六十多岁的文静斯文老头,眼露凶光也是十分骇人。

    皇帝眼睛一斜,冷哼了一声,“上古王朝是有律法的,大人说话做事要有分寸,免得被人抓握把柄,打虎不成,反被猛虎所噬,何况,徐宰辅是你想杀,就能杀的了人吗?”。

    “老臣知罪”。

    皇帝摇头苦笑,“爱卿哪来的罪,罪大恶极者另有其人呢!”。

    李衍年甚是感动,皇帝口中的其人,是谁,他心里很清楚,但他却不去言明,而是,“这样倒也省事,平王一旦登基,杀陆鄂是早晚的事,此一举虽然风险颇大,但只要淮阴王死的不露一丝破绽,也算是天下太平了”。

    “正是,让陆鄂活着,是因为朕先前没有觉察出徐宰辅的立场”,皇帝徐徐道,“如今想来还是范老高明,陆锷只有死,才算是一了百了,釜底抽薪”。

    李衍年禁不住撩了撩眉,“范老之才可与徐宰辅并肩,这是上古王朝举国上下皆知的事情,可老臣还是有些不放心,范老多年后的推算,那毕竟”。

    皇帝笑了笑,“范老之才不是并肩徐宰辅而是超越了徐宰辅,尤其是在阴阳八卦,天文命理上更是有独到的成就,请大人不必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