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禁军
打东门入宫上朝的官员还真不少,首先是宰辅徐忧民,左御丞李衍年,长史令冯智儒,礼部侍郎邹博,天监司尉梁玄机,再有就是这吏部尚书宋光汉了。
经过扫门庭大半夜的劳作,东门前广场遥遥望去似乎还真露出了路基。
石长贵抹过脖子道,“老王,加把劲,就快到广场了”。
老王喘着粗气,“这一路上可真是够颠簸的,衣衫都湿透了”。
这时,轿子里的徐忧民开口了,“我说我不坐吧!你们非不肯,来来,停下,我还下去”。
“哎吆,老爷,您这是干嘛?”,石长贵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窝里踏着,“我们知道您心疼我们,可这前前后后都有人,您若下轿行走,叫别的大人怎么想?都跟着您学?轿夫抬着空轿子?这会引起不良风气的”。
“好,行行行,你有道理,反正也快到了”,徐忧民心肠软,脾气也不错,以至于很多人愿意不领工钱去国父府白干。
更为关键的是,石长贵的话真的很有道理。
还真说到便到,徐忧民在石长贵的搀扶下下得轿子,“哎呀!我的脚冻的像猫咬一般疼啊!扶牢我,扶牢我”。
“老爷,您的手炉呢?”,石长贵紧紧抱住他。
“走的匆忙,忘了”,徐忧民咧着嘴笑笑,“你们回去吧!”。
忘了二字是徐忧民在跟轿夫们说,后面的“你们回去吧!”却是在跟另外的人说。
另外的人,是三个劲装汉子,这个天气着劲装,手里又拿着兵器,定然是宰辅的特别侍卫了。
三个人,我只有一支笔,只能让一个人开口,“待首下将大人,安全交接给宫城铁卫军后,才能回转”。
这三人虽吃住国父府,却不属于国父府里的人,他们属于京畿营禁军的编外高层体系,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叫“护国禁军”。
护国,护国,顾名思义,他们就是专门负责保护朝中的各大要员,工钱有皇帝老子开。
“那好吧!”,徐忧民依了他们。
“宰辅大人早安”,老远宋光汉便含笑抱拳作揖。
“宋大人也早”,徐忧民循声扭过头,这时,他双脚业已渐渐恢复了知觉。
东门是四门之首,也不管是哪个门,门前候时辰入宫,都得有一定的规矩,官员们有官员们的规矩,下人有下人的规矩,排成队列,各站各的地方,不得东一拨西一拨。
当然了,法律也不外乎人情,待大官们都进宫了,没人看着了,下人们也可以你好我好的聚在一堆儿,天南地北,海阔天空,或者是哪凉快,哪暖和,躲哪去。
宰辅轿子的北侧两米远,是宋光汉轿子的摆放处,徐忧民咦了一声
但见宋大人的四个轿夫一字排列整齐,而,皇帝配备的三位护国禁军却少了两位,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儿,老是跟宋光汉一起赶上朝,连三元和杜天霖,徐忧民还是识得的。
宋光汉猛然一惊,脸不由得变了色,不过,没关系,徐忧民眼神不好,又加上天色昏昏,肯定上看不到。
可你得说,他们为何没来呀!
嗯,宋光汉嗯了一声,他把能在路上遇到徐忧民,徐忧民会询问护国禁军的事,给忘了。
这个突然劲儿,说什么理由呢?护国禁军不负责追凶,也不负责抓治安,更加不负责打扫门庭,一天的任务就是跟着自己,总不能说他俩同时生病了吧!
宋光汉觉得自己七窍都在流汗,徐忧民就是个老狐狸,最擅长顺藤摸瓜。
“他们在”,宋光汉突然哎吆一声,捂住肚子还蹲下身,“肚子疼,疼死我了”。
“大人大人”,他的四个轿夫,也包括徐忧民的轿夫和徐忧民,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