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阿姆斯特朗原先是共和国西部最繁华的都市,没有之一。     在整个西部大开发之时,被重点照顾的城市。     原名自然不叫阿姆斯特朗。     只不过联合国流亡政府入驻之后强调了这个名字,并不惜一切代价选择隐藏原先共和国的城市名字,只为了让首都彰显一些联合国的存在感。     本应该随着特区的建立,阿姆斯特朗回归原先的名字。     但中央认为,事需缓之,在城市命名上不能太过于着急。     一直以来共和国都对少数民族实行别样的政策,联合国纳入,这不就代表着新的少数民族加入么?     白种人、黑种人,这难道算不得少数民族吗?     总之阿姆斯特朗,乃至特区大部分被联合国命名的城市都没有更改原先属于共和国的城市名。     最少先要国内的企业轮番轰炸侵占过后在想着改名。     特区稍稍有些不伦不类。     为什么会显得不伦不类,那是因为薅羊毛的必要性。     特区与外界的交易,还是处于贸易形势,而非交易形势。     前者能够收取的税收远超后者,大概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之后会改成交易形势。     那也是韭菜噶够了不是么。     即便如此,国内大部分企业都纷纷超着特区入住。     明摆着要被薅羊毛,还这么急不可耐,说明利益相当丰厚。     首先是联合国流亡政府来的时候,共和国执行的公民东迁政策。     即使条件优越,补贴丰厚,还是有一大批黄种人并没有迁移。     这一方面最少有上千万的人遗留在了联合国,人口红利远超其他利益至上,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联合国修生养息二十来年,经过共和国的不断补助,外加战败的联合国人足够坚强与坚韧,坚持不懈的努力。     人口不说大规模增长,至少也在一定幅度。     比起共和国现在男女比例,三七开,新生婴儿出生率下降的可怕,要好的很多。     第三就是特区能够被开发的东西实在太多。     先不说城建之类的硬性开发需要,就日常的生活用品,都尚未饱和,市场还有着极大的空旷。     谁先抢了第一,谁就拿到最大的蛋糕。     市场是由需求成立的。     经历了战败,经历了逃亡,经历了迁移的联合国人,渴望的是什么?     复仇?     嗯,每个联合国人心中都有仇恨。     但更为重要的是稍稍有质量的生活水平。     他们容忍了许久的低质量生活,期盼已久的是高质量生活,以及一份能够养家糊口的工作。     这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     市场空缺——共和国企业大力入住开发市场——缺少人手——国内本就在经济复苏忙的要死——特区人民缺少养家糊口的工作——想要高质量的日常生活——需求形成市场。     这也不得不佩服共和国这二十年来执行的压不死稻草计划。     联合国是稻草,而共和国在不停的给稻草增加一些重量,压得他们难受,却不直接压死,每年保持最低的生活水准。     一步步造就了现在的特区。     如果不是西部战区的成立,打了一场漂亮的追击战。     把联合国领导班子吓得魂飞魄散,举枪投降。     中央的压不死稻草计划还会继续履行,直到彻底把魔族赶出去之后转头对付联合国。     “荒凉”     一路上走来,问题儿童们心里都是这样的想法。     这里看不到现代化城市标配的绿化带,也看不到崭新锃亮的柏油路,更看不到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     也看不到大街小巷缝隙里,骑着三轮车吆喝卖东西的小贩。     甚至可以说路边上都没有多少行人。     就算国内企业在特区分院搞活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