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捷正胡思乱想间,已随众人走至一片矮矮的白墙前,墙上开了一个小门。门额上写着“静心阁”三字,笔致苍劲,显然是出于无通先生的手笔了。单玉峰走到门前,抓住门上擦得雪亮的铜环,敲了三下。门内有一小道士道:“稍待片刻。”
莫捷适才一阵匆匆行走,只觉心浮气躁,待小道士来开门的间歇,他暗暗调匀呼吸,观看四下风景,只见掌门人无通先生居住的小院在松林深处,修篁森森,绿荫遍地,除了偶闻鸟语之外,竟是半点声息也无。转身观瞧,方觉自己置身之处已高于擎天城所有屋宇,但见脚下亭台楼阁藏于花木之间,一片片屋檐c长廊顺着山势而下,远处一轮残月挂在天边,一股清冽的空气随风送上,令人一洗烦俗之气。
忽听呀的一声,小门缓缓打开,并肩走出两个气质脱俗的小道士,只见这两个小道士微微一躬身,行了个礼道:“先生已恭候各位多时了。”无通先生于十余年前,开始居住在这小院内,院子后堂有一楼阁,名曰静心阁,是余山远静修闭关之处,小院内有无通先生平时居住的云房大厅等屋舍。
莫捷走进院门,才觉这院子与擎天城上其他庭院又完全不同:院中既无花木,也无铺装,除了脚下方寸之地,整个院子铺满了细细的白色石子,那石子洁白如雪,灯光照射下,又温润如玉;石子中间有若干石块,大小各异,姿态万千。只觉得那石子和石头构成的景观说不出的雅致。
忽听张真压低了嗓音,对自己道:“捷儿,从这边走,把鞋袜脱了。”莫捷一转头,只见右手边屋檐下铺着光洁的木板,木板比院子高出一尺,两个小道士已脱了鞋子,垂手站在木板上,单玉峰等人正坐在木板边脱鞋,整理衣衫。
众人整理完毕,沿着木板小廊,走进了一间屋子。只见好大一间房中,除了一张石几c几个蒲团之外,空荡荡的一无所有,石几上放着一直古琴,一个神仙般的老者,坐在石几旁的蒲团上,望着众人。
这老者须发皓然,面目慈祥,莫捷与他目光一接,便觉如沐春光,似乎浑身暖洋洋的。单玉峰进了屋内,敢上前跪倒行礼,磕了四个头才站起道:“弟子恭贺师父出关。”莫捷心道,原来这老者就是无通先生了。
那老者眉花眼笑,缓缓道:“好,好,好徒儿。起来吧。听说你这次回峰上,又搜罗了一件宝贝上峰?”
单玉峰向莫捷一招手道:“捷儿,过来拜见师父他老人家。”
莫捷赶忙走上前去,跪倒在地,大声道:“孩儿莫捷叩见老神仙。”
余山远师徒一听,不禁哈哈大笑。莫捷心直口快,全部半点心机,想到什么便说什么,实无半点虚伪。不料自己的一句话引得哄堂大笑,还以为说错了话,登时涨红了脸,跪在地上,也跟着傻笑。
张真心想:“师父近年来,委实已经半人半仙,他老人家对自己功夫上的指点,十句之中,倒有四句是听不大懂了,每次都要请教师父详解。这老神仙的称呼,倒是秒不可方!”
余山远一摸长须,见莫捷脸上一片淳朴真诚,绝无溜须拍马之意,笑道:“这小娃娃倒是老道生平的知己,称呼我为老神仙,妙极,妙极啊。老道今年六十二岁,什么人没见过?是真是假,一眼便知,这小娃娃这般称呼,真心实意,半点不假。小娃娃,快快起来,坐在这蒲团上。”
余山远生性诙谐,通达人情,师徒之间也常说些笑话,见莫捷涨红了脸,便笑称他为自己知己,不愿让他难堪,也顺口说个笑话让大家一乐。余山远道,“来来来,玉峰,真儿,帆儿,你们三人也坐。”
待单玉峰等人取了蒲团,依次坐定后,余山远道:“玉峰,你还没有告诉为师,你从哪里寻了这小娃娃上山?”
单玉峰道:“是,师父,弟子正要禀告。这少年名叫莫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