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唉,岁月真是快啊!转眼皇上也这把年纪了。想当年他和悟净大师风华正茂的两个后生,唉,那真是一段波涛汹涌c情愁绵长岁月啊!”

    瑶贵妃好奇地问:“母后,看今日这情形,皇上和悟净大师必是至交吧。为何这位大师今日举动如此让人不解。”瑶贵妃到底还是修养好,用词委婉。

    太后张忱桂拍了拍她的肩膀:“孩子,哀家知道你今天觉得委屈和气愤。你若是知道了当年之事,你便能原谅这位可怜人了。”接着,太后便向瑶贵妃一五一十地讲起当年的事情。

    话说三十年前,那时还是前朝安帝赵渂当政之时。安帝残暴荒淫,百姓民不聊生c苦不堪言,又常遇灾荒,饿殍遍野。

    那时的成帝刘矢,还只是一个普通孩子,才十一岁,弟弟刘颢才一岁不到,父亲刘飏乃大司农,官居一品,主管全国财政收支事宜,也算是股肱之臣了。

    父亲刘飏为人虽精明爱专营,但心地实则善良,对朝野内外的财政c民生c舆情等事情观于目c记于心,时间一久,便忧国忧民,心头烦闷渐起。

    这安帝虽说昏庸,但也晓得职务利害关系和基本能识得人才,因看重和仰仗刘飏料理财政的本事,对刘飏及其一家也算恩惠有加。因而刘飏认为,为人臣子,对君主暴行虽有异议或甚至不满,终归臣以君为纲,加上圣恩不薄,日子过得去也就过着。

    真正埋下安帝与刘飏矛盾隐患的,是水赋一事。

    安帝十二年,南方七省大旱达四个月之久,不光庄稼缺水锐减,牲口缺水被宰,不少地区掘地十尺也滴水全无,连人的饮水都困难。地方官在旱情初始之时便已上奏朝廷,请求对策。

    朝中自有高人。兵部侍郎提出“兵分两线”一计:一路人马负责从各邻省有水的地方将水运至缺水省份的边境,一路人马负责将每个省的难民集中转移到省边境线。双方在边境线汇合,难民在此暂时过渡,等天降甘霖,旱情解除后,难民再返回各自家乡。

    此法获得群臣赞同,安帝也无异议,但他追加一条,此举必定要劳损国库,应对难民喝到的水收取税费。

    刘飏当场启奏说难民们原本就不富裕,加上灾荒,早已一贫如洗,何来财物支付水赋?

    安帝听到此话,心里极为不满,但不便当场发作。

    善于察言观色的司空赵喜,启奏称南方本是富庶之地,积余颇多,灾年不慌,运水及迁民之事组织起来耗费国库巨大,本应由受益之人分摊部分开销。

    刘飏与赵喜二人在朝廷上当众唇枪舌战,你来我往地大辩了近两刻钟,安帝最后虽未收水赋,但对刘飏心生厌恶。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