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唐启一挺胸平视,目不转睛。廖班长精神抖擞挺身站直,声音崩脆一连串起立稍息立正的口令。

    虎躯特别挺拔的硬骨头班长,标准的五步报告式,给首长敬礼,“报告首长,东湖警备区教导大队新兵二营五班集合完毕,请指示!”

    “行了,都是刚来的孩子,吓坏了怎么办?”首长和颜悦色地摆了摆手,“都别拘着了,刚来这几天,先撒几天欢儿。”

    十一位新兵蛋子仍然笔直站着。

    首长摸了摸下巴,瞅着廖班长,“行啊,你这小军阀随你爹,有种!”

    廖班长呲牙笑。

    “小兔崽子,显摆也显摆了,赶紧地。”首长伸出手,照着廖班长的肩膀狠劲儿拍了一下。

    廖班长声音炸响:“解散!”

    唐启一仍然挺直站着,目视前方。

    “都是不是省油的灯,”首长哈哈一笑,看着唐启一问:“叫什么名字,哪个村子的?”

    “报告首长,我叫唐启一,我是海峰市五龙县古潭镇基山村的。”唐启一声音洪亮,喊出来的字跟放鞭炮似地,个个带响儿。

    显然是有备而来,在老家的山顶上练习多遍了。这里面有说道,那位领兵的上尉,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跟镇上的武装部长聊天的时候,就说起警备区某位首长的习惯,每年都会从新兵连里挑三个兵。唐启一后来才知道,老爹早有预谋,给武装部长买了两条烟,请了一顿饭,知晓了内情。

    为了自己儿子的前程,老爹也是蛮拼的,不仅有经商头脑,还懂一些初浅的官场投机。

    唐启一从班长让他第二次练站姿那匆匆的一瞥当中,也咂么出味儿来了。

    抢镜头。

    本意不坏,心有灵犀一点通。

    女中校方唯说得对,要多动脑子,要讲科学。

    唐启一的脑子够用。如果不是春心萌动自惹烦恼,寒窗苦读之下,成为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这人么,不管到哪儿,要混就混出个人样儿来,别一辈子躬着腰看别人的脸色。

    “新兵连的兄弟们,为了慰劳你们的迷茫和向望,我录制了一首女版的《存在》,你们听了不管是掉眼泪还是紧握拳头,都请不要忘了,我们这些人已经到了该做点儿事儿的时候了,如果可以,我以一个临时军队新闻记者的身份,请你们记住一句话——以责任和判断去应对这个世界。”

    “哦,忘了说了,我的名字是方洛然,我的老爹是一个老兵,他现在正琢磨着怎么样折磨你们六个月。”

    教导大队的大喇叭里传出来西北味道的歌音。

    多少人走着却困在原地,多少人活着却已经死去谁明白生命已变为何物,是否找个借口继续苟活

    唐启一绝然不想苟活,紧握着拳头,听完了汉京第二大学大二女生方洛然送出的有点儿意外的音乐大礼包。

    第二天早晨3点半,唐启一带着某种宗教般的虔诚,悄悄地穿好衣服,到了楼下,拿起了扫把。

    扫地。从新兵二营的楼栋口,一直扫到教导大队的大门。

    真的就象是某种仪式,抑或是象某个年代的现象级电影《少林寺》里那位提着木桶的和尚一样,把扫地当成了一种必须进行的修行。

    这算是唐启一第二次抢镜头。

    半个小时过去,唐启一始终没有抬头,心无杂念地挥动着扫把,往前推进着。

    旁边的家属楼上亮灯了,两处。

    一处是新兵一营少校营长的宿舍,另一处是新兵二营中校教导员的宿舍。这两位都不简单。

    光环很大。少校营长廖军是当年前线回来的二等功臣,中校教导员方重岳曾经是三军仪仗队的队列教员。

    两人透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