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江湖儿女江湖事,有恩有怨有忧愁;愁涨愁歇愁不断,抽刀断水水更流。

    天下之大,无不谓之皇极。

    翌日,东方发白,一夜无眠的王朗,穿戴好朝服,出了门,便急匆匆去了贤王府。

    所谓贤王,便是昊成帝的胞弟昊敏,与昊成帝一母所生。所谓国事,也是贤王的家事。

    所以昊成帝选择毫无防备的信任昊敏贤王。在天下危动之时,除了朝臣一众所信赖的丞相和太尉吴之国之外,贤王的意见将变得愈加关键。

    而此次朝廷的这股暗流隐隐约约的将太尉网在其中,不论太尉是主动还是被动,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对整个朝廷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王朗在确定了昊成帝的态度以后,必须快速的得到行动上最大肯定。贤王将是最后的棋手。

    自昊成帝的祖父打下江山以后,为防止后代子孙因争权夺利出现手足相残的现象,便暗中布置了几个重要的手段。其中一个便是文武相衡,即在新王登基时需钦封文贤王和武贤王,文武贤王尽臣节,尊皇纲。也就是说,贤王在朝廷里属昊成帝的臣子,但又超越皇权,不受君王辖制。

    文武贤王有钦封的使命,便是拥有神秘传承势力,综合平衡朝廷之事和江湖浩劫,与朝廷相比较,可谓帝国暗朝廷。

    至于神秘势力,乃是组建于开国之时,传承于先皇之手。神秘势力在江湖中潜形隐势,平时逍遥不拘于节,一旦出现动荡,便必然雷霆出击,火速平息干戈之祸。

    昊敏便是这个文贤王,一旦他洞悉朝野危局,定然猝然发机,马到功成。

    哒哒哒!

    王朗在贤王府门口急切的叩着门把手,听闻敲门声的管家刘才小跑道门口,询问了来人之后便迅速的开了大门,将王朗迎入会客房。

    一盏茶未尽,贤王整好衣冠便飘然而至。

    昊敏贤王中等身材,一身敞袖飞鹤白袍锦服,鹤飞霞间,儒貌道影,方脸鹰鼻,浓眉阔目,好一个文贤王是也。

    分宾主坐定。文贤王率先开口道:“王大人好风致,来得本府,便觉得蓬荜生辉啊,不知王大人有何吩咐?”

    王朗素知文贤王的能力,礼贤下士尤胜于昊成帝,当下不敢怠慢地说道:“岂敢岂敢,多日不见,贤王神采更胜于前啊,这真是帝国的福气啊。今日急来,有国事需求贤王定夺。”

    这就是文武贤王超脱于朝廷的地方,是重臣关键时刻所倚重的脊梁。

    知道有大事即将发生,于是贤王摒退左右,将客厅门关上后,回身入席。

    王大人说道:“日前,鹰师大将军刘玉楼呈御前军报上说,匈奴国一统之势渐渐明显,一旦匈奴国统一,势必会对帝国构成威胁。向来匈奴王贪图中原,自古以来,凡匈奴一统,边疆必起兵祸。据刘玉楼所言,在匈奴军中发现过乌冥的痕迹,而刘玉楼的军师还说”

    “还说什么?请王大人有话直说,本府之事,只止于本府。王大人但讲无妨。”

    王朗便又些犹豫地说道:“军师说,乌云与太尉吴之国关系不凡。我也不知真假,但太尉关系到帝国的根本。天下的军令都是由太尉亲手写就,倘若太尉谋逆,则朝野必将大乱,此事事关重大,还望王爷详查。”

    文贤王当然知道事关重大,帝国所有的军队都受太尉管辖统领,若太尉起了二心,则会直接威胁帝王的生死。虽说本朝有暗朝廷坐镇,但是一旦朝廷易帜,暗朝廷将变作前朝古事,甚至会被视作叛党进行抓捕。

    此中关节,不可谓不重啊。

    逆党付出的是百姓流血,赌的是自己的命运,所以历来天下祸乱都是因为这个。

    输,杀身成仁,壮哉;赢,天下我有,志哉。

    “王大人,治国之事我不懂,还望大人多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