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最大的人肯定是爷爷赵光耀。

    老爷子现在还是赵家村小学校长,还没有退休。

    老爷子十五岁结婚,然后上的中学,五十年代高中毕业,因为家庭困难,上有老下有小,还要帮助年迈的父母供弟弟读书,也就是堂叔赵斌的父亲赵川的三爷爷上学,所以最终没有机会读大学,甚至高中毕业证都没拿就回家务农,最终还是在老爷子当年的班主任安排之下当了一名乡村教师。

    这一当,就是几十年。

    在临溪镇周边的乡村小学兜兜转转,其中还无数次放弃调任中学的机会,最后临到老了返回赵家村当小学校长。

    也算是村子那一辈人当中,为数不多的读书人之一。

    赵川从小就是跟老爷子住一起,深受他的影响。

    虽然赵校长应该不会干涉他的选择,但是转班这种事情,关系着他未来人生的决定,跟老人商量一下是必须的。

    对于老人来说,惟有读书高。

    从农村走出去的唯一个方法就是读书。

    老爷子这一生都信奉一个道理,就是读书改变命运。

    如果当年的他不读书,那肯定会跟村子大部分同龄人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所以从小到大老爷子就一直鼓励着小一辈读书,然后走出去。

    而且在老人的观念里面,你读什么专业就干什么事情。

    就好像赵川老子赵场长,当年放弃去农业局的机会跑去白湖农场当橡胶种植技术员,很大一部分就是受到老爷子的影响,学一行爱一行,学什么就干什么。

    不然现在说不定赵场长现在都变成赵局了。

    当然,赵场长现在也挺好,就算当初真的去农业局也不见得就是真的会变成赵局。

    但是在老人的想法里面,读理工科就是当科学家的料。

    不管是研究导弹还是卖茶叶蛋,未来奔着科学家的方向去就行。

    而读文科了,在老爷子的想法里面,估计差不多就只能当作家诗人这类型了。

    相比较作家诗人这样养不起自己的职业,还是当科学家比较靠谱。

    但老爷子也不会强制性的让小辈去读理科,赵川的堂哥赵小峰读的就是文科,还是美术考生,不过最后他堂哥也没有读美院而跑去学西餐烹饪专业去了。

    赵川家里面读书的人不少,但读书人好的人,也不算多。

    老一辈就是老爷子,父辈就是他老子赵海,小辈还小,唯一个读大学的就是二叔家的堂哥。

    赵场长复读两年才考上大学,结婚又晚,虽然是家里的老大,但是小一辈最大的还是二叔家堂哥赵小峰。

    赵川高一,堂哥赵小峰已经大一了,中学的时候,堂哥成绩一般般,艺考过二本线学费太贵,学艺术又太烧钱,最终去读了专科学了西餐烹饪。

    对于赵川来说,这件事情冲击很大。

    但没有办法的事情,二叔家里的孩子很多,四个孩子,就算有老爷子照顾,也供不起学费七千多每一年的报名费外加各种乱七八糟花销上万的艺术家。

    所以穷人家的孩子,确实学不起艺术。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堂叔会老赵家没啥文学土壤的原因。

    其实是有的。

    但不管是文学还是艺术好像对老赵家人的来说,前途都很黯淡。

    实际上,赵川家里面学艺术最终没有能够继续读的人除堂哥赵小峰之外,还有他小叔,他小叔当年也学了美术,也考上了中师。

    最终还是供不起。

    因为他老子当年还在读大学。

    老爷子的孩子有多,赵川的父亲这一辈五个兄弟姐妹。

    赵川父亲二叔小叔,大姑小姑。

    甚至小姑比堂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