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而他的部下也很给力,怕金陵城外打打杀杀这些俗务影响领导的诗词歌赋创作,以及他恬静淡然的生活。将边关报警、前方战败、兵临城下、金陵被围等等消息截住,既不办理,也不上报,通通扔进垃圾堆里。

    所以,当金陵已经深陷大宋军重重包围的时候,我们的淡定哥李煜还在后苑,每天气定神闲地跟僧道诵佛经、讲《周易》。

    更绝的是,开宝八年(975)二月,南唐照例举行科举考试,丝毫不理会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的金陵城,当时还入选进士三十人!

    所以,现在网络流行的什么淡定哥之类的,跟我们的李后主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也成,给他逍遥自在、舞花弄影的时间也不多了,姑且让他这个所谓的老实人继续闷在宫中,做最后的春花秋月吧。

    开宝八年(975)五月,可能是长期闷在宫里诵佛念经困乏了,李煜想出来透透气,活动活动筋骨,顺便找点创作灵感。突然心血来潮登上城门,想看看大宋军队退了没有。

    但正所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李煜刚登上城门,放眼望去,满目皆是大宋旌旗,营寨遍地,连亘数里。金陵城已经被大宋围得水泄不通,成瓮中之鳖了!

    他这才知道被手下所蒙蔽,这回好脾气先生李煜也气得发抖了。此外,他从手下那里得知皇甫继勋不仅欺上瞒下,还惑乱军心。

    李煜更是大怒,下令将其逮捕入狱,随后处死。然后李煜与张洎商议,决定先召回朱令赟水军援助金陵。当时朱令赟部队驻扎湖口(鄱阳湖畔),有十万之众,应该说如果能够顺江而下,对围城的大宋军还是有很大威胁的。

    朱令赟得到命令后,有些为难地道:“我今天如果过去,敌人必定断我后路。打赢了还好说;打不赢,粮道都会断绝,到时候跟麻烦。”

    所以即使你们被围,我也爱莫能助啊!

    金陵城守军没有办法了,现在是既无外援,还碰见这么个领导,只能自求多福了。有些胆大的打算带队出城,以求突围,但最后除了在城外留下两万多具尸体之外,没有任何进展。

    到了开宝八年(975)七月,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和平解决南唐政权问题,赵匡胤又特意将李煜弟弟李从镒遣回金陵,要他们给李煜带去自己亲手写的诏书,敦促李煜投降。同时令曹彬等人缓攻金陵,等待李煜的回音。

    然而李煜在庞大自尊心和小性儿的驱使下所迸发出来的顽固性要超出赵匡胤的想象,对于赵匡胤的再三忍让和督促,李煜始终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小家碧玉姿态,我就是不投降,管你怎么说!

    李煜之所以这么坚硬,一来是金陵城墙确实坚固,二来是受到当时南唐两位大臣陈乔和张洎的蛊惑,一直坚信赵匡胤长时间打不下南唐就会退兵北去的,而事实上,赵匡胤当时确实有退兵的想法了。

    倒不是因为南唐难打,只是因为赵匡胤本人对南唐的战略所致,他不愿再增杀戮以夺取江南之地,统一中国。当时潘美等人都认为想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不可能的,但是赵匡胤却只是摇头,他怕部下不听令,还下了一道十分严厉的命令:“宁不得江南,不可辄杀人”

    加上当时南方已经夏天,天气湿热,宋军中已经有很多将士生病,于是赵匡胤打算退兵等待,他甚至给曹彬等人下令,要他们退兵到二百里外的广陵(今扬州),在此地休兵,等待李煜想明白,等待李煜投降。

    在这一点上,个人觉得赵匡胤实在是妇人之仁,首先李煜要投降早就投降了,何必等到现在,第二,现在你已经将南唐都城金陵死死摁在手里,居然下令退兵二百多里!

    打仗退兵可不是开玩笑的,进攻难,撤退容易,再进攻就难上加难了,加上这样来回折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