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本次赵匡胤虽没能拿下太原,但是从当时客观实际来说,没拿下比拿下北汉要有利。原因很简单,如果拿下了太原,那么大宋国境就直接和契丹接壤了。就算契丹不兴兵南下,赵匡胤都得在北方边境布置大量兵力来防守,那样的话,他更难以抽出力量,再去把南唐、南汉等南方政权剿灭收复。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赵匡胤的性格,他不像柴荣那样有极其强悍的魄力以及野蛮的决心跟契丹对着干,这一点很容易导致整个中原产生巨大恐惧,对刚建立的大宋是很不利的。

    不管怎么说,赵匡胤遭到了他有史以来的第一场败仗,所以回到开封后,他并没有急于进行下一步军事行动,而是继续着手将国内情况进行梳理整治,让它朝着汉唐时期的大一统方向稳定向前发展。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等一系列措施将全国军事进行了改革,减弱了藩镇叛乱的可能性,从军事上巩固了中央集权。但是我们都知道,对于赵匡胤这种从五代十国过来的人,一个十分谨慎保守的人来说,光解决军队问题,肯定是不够的。

    因为唐末后,藩镇割据之所以能独霸一方,威胁皇权,经常性的起兵反叛,除了藩镇拥有军队,独揽军权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藩镇还掌握着地方财政大权。

    唐代以来,更准确地说是从唐宪宗以来,就将国家赋税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上缴中央,一部分送给节度使,即藩镇,一部分留州,即留下供州县自用部分,而留州那部分其实也算是留给各地藩镇而已,因为州县就是由他们管辖的。

    就这样,全国赋税当中,中央只能拿到三部分当中的一部分,而地方藩镇能拿到两部分。这就使得地方藩镇有足够的财赋养兵,又以士兵聚敛钱财,因此他们的势力才会日趋膨胀,势利一膨胀权利欲望就会跟着膨胀,权力欲望一膨胀,就会冲着天下最高的皇冠冲过去,形成骄兵叛将、悍将弑主的局面。

    对此,赵匡胤一上台就按照手下第一幕僚赵普“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政策方针,对国家政权进一步改造。

    赵普治国政策方针中的“收其精兵”基本完成了,“稍夺其权”也完成了一小部分。那么接下来就是“制其钱谷”了。

    对于全国赋税,赵匡胤下令,地方除少量的自留外,其余的都要上缴。后来发现这种做法还有人穿空子。赵匡胤干脆玩彻底了,下令:全国各地州县,除留下办公用费,一律上缴,地方要用钱,得打报告,经过批准后再由中央拨款。

    这还不算,针对地方财政,赵匡胤还设置转运使,除了把地方收入大部分运送中央之外,还负责监管地方财政税收。

    除了财税问题,还有重点商品买卖权收归国有,比如说当时茶盐酒等古代常用商品。这些都只能由国家经营,私自贩卖,按数量多寡实施刑罚。就这样,军权归中央(准确地说是皇帝)之后,国家另一命——脉财税权也收归中央了。

    解决完财权问题,紧接着就是行政权。在中央,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削弱和分割宰相的权力,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在地方,派文臣担任知州;并设通判与之相互牵制。

    而且宋代的通判是相当厉害的,官职没有知州的官位高,但权力一个样。都能处理当地兵民钱谷户口等事,地方知州处理间题要二人签字才能生效。而且最重要的是通判可以监督知州,一旦双方发生矛盾,通判就冷冷地看着知州:我监州也,朝廷派我来是监督你的,而知州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这样,知州权力受到极大牵制,造成地方权力逐渐分散,而中央权力逐渐集中的这么个趋势。

    此外赵匡胤还规定,官员任职三年一轮换,一个官员不能长时期在一个地方任职,从制度上削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