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李筠叛乱平定后,正在围观吃瓜的群众(节度使),本来还想隔岸观火,乘火打劫呢,一看老赵如此生猛,立刻纷纷表示绝对臣服新皇帝,为赵匡胤马首是瞻。

    对此赵匡胤早已司空见惯,表示只要大家不学习李将军,一切好说,好说。

    在这次平定李筠叛乱的战役中,发生了几件小事(相对叛乱而言)。虽说无足轻重,但通过这些小事件,足以让我们管中窥豹赵匡胤的性格和做事风格,以及后来大宋王朝的意识形态和统治思想。

    第一件小事,李守节,他是叛军头目李筠的儿子,当时驻守潞州。赵匡胤平定李筠叛乱后继续北上,李守节一看苗头不对,就赶紧献城投降了。按理我们“铲草除根c赶尽杀绝”的惯例,李守节是留不得的,但是赵匡胤不仅赦免了他,还给他封了一个不小的官——单州团练使,

    第二件小事,在这次征讨李筠的战争中,赵匡胤俘获了一个特别的人物,北汉宰相卫融,说起来卫融有些倒霉。本来李筠就很瞧不起刘钧了,刘钧却不自知,还以皇帝身份给他派来了个监军,所以李筠和那监军关系极其恶劣。

    为了不影响统一战线,刘钧只好把自己的宰相卫融派过来做调节人。但卫融没想到赵匡胤如此生猛,自己刚过来,李筠和北汉联军就被击溃了,自己也成为了赵匡胤的俘虏。

    赵匡胤知道卫融是来帮李筠反抗自己的,所以他十分不满地问卫融为什么煽动刘钧派兵帮助李筠造反?

    卫融莫可奈何地说:“只要是狗,它都会对那些不是它主人的人大叫!我全家四十口人受到北汉国主刘钧优待,我不忍心背叛他。即使陛下今天不杀我,我也不会为你效劳的,我最后还是要回北汉!”

    赵匡胤大怒,随即令人用铁挝砸他的头,弄得卫融满脸鲜血,见卫融不服,又下令将他拖出去斩了。

    卫融依然不妥协,还是大叫:“大丈夫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就算我今天死了,也死得其所!”

    赵匡胤听后深受震动,随即也冷静下来,感慨地说:“这是个忠臣啊!”

    然后下令将卫融拉回自己帐前。并召来太医用药为他疗伤,等卫融好后,赵匡胤打算用卫融交换李筠送到北汉的大宋监军,但是北汉没有回应。最后赵匡胤还是留下了卫融,给了他一个太府卿官做。

    第三件小事,在这次叛乱中,李筠曾派人给后周大将c也是当朝重臣李谷(柴荣第一次征南唐时统帅)送了五十万贯钱,李谷充分发挥不拿白不拿贪污精神,默默地收下。后来赵匡胤知道了这事儿,按照当时情况,这几乎等于“通敌叛国”,别说是那个风云变幻的战乱时代,就是放其他和平年份,李谷的人头都得落地。但赵匡胤知道后,居然一笑了之。

    还有一件小事,当时有一位叫赵行逢的中书舍人,也跟赵匡胤去讨伐李筠叛乱。在进入太行山清理路面时,这家伙觉着辛苦,假装从马上掉下来摔伤,留在怀州养病。赵匡胤知道后并没有处罚他。但这家伙得寸进尺,赵匡胤回来后,要对本次征讨将士进行封赏,需要起草各类诏书,这位赵行逢先生却托病不行,还要求让赵匡胤允许他回家撰写。这事要搁朱元璋那里,赵行逢就十个脑袋也没!但赵匡胤最后还是忍了,只是把他贬离京城而已。

    在赵匡胤的一生当中,类似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按说他作为军人生出,又是个骁勇善战的武将,是个常年在战场上厮杀的人,死在他刀下的阴魂不知道有多少。而且当时是战时特殊情况,他完全可以把这些人全都杀了,而且有些也杀得不冤,但是他却没有那么做。

    也许有人会说,这可能是他当时笼络人心的策略而已,我不怀疑有这种成分在,但是这绝对不是主要因素。这也并不仅仅是古书上反反复复c老生常谈的什么“仁德”c什么“道义”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