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城之战后,赵匡胤跟随郭威回到了开封城。三年多了,我终于又回来了!赵匡胤干概万千,此刻的赵匡胤虽然说谈不上事业有成,功名利禄,衣锦还乡。
但那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我已经找到了属于我的事业,我相信,只要我继续努力,我的未来一定有所成就的!
在开封城百姓夹道欢迎平叛军凯旋归来中,赵匡胤第一时间里脱离了部队,奔向了自己久违的家,三年了,不知道家里人怎么样了。
很快他就得到了答案,母亲还建在,妹妹更加出落大方了,二弟匡义已经长高,三弟匡美也已经两岁了,唯一没有见到他的父亲。因为在这次平叛的战争中,禁军也被派上了前线,只是没跟他在一个战区里,但是可以肯定,父亲还活着。
乾祐三年(950)五月,回家不到四五个月的赵匡胤又得重新出发了,因为他的领导郭威又接到了新任务,听说契丹又要入侵北方边疆军事重镇邺都(今河北临漳县)了,郭威接到命令之后,不敢怠慢,随即领军出征。
令他们都没有想到是,这次出征将改无数人的命运,当然命运改变最大的是两个人——郭威和赵匡胤!
赵匡胤跟随大军很快就来到边防告急的邺都,却惊奇的发现边疆啥事也没发生,别说契丹人侵犯,就连小规模侵扰也没有,难道有人谎报军情,不对啊,命令可是皇帝亲自下达的,怎么可能会有错误?
疑团并没有持续多久,就解开了,因为皇帝的第二道命令就到了——就地驻防c以防契丹。
虽然不知赵匡胤知不知道这次“出征”的背后原因,但是郭威心里其实是很清楚的,因为他重兵在手,又刚刚平定李守贞叛乱,威望太高,皇帝刘承佑怕他留在京城,趁机叛乱,那自己真是前门送狼,后门进虎了。
也成,毕竟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何况只是镇守边关?既来之,则安之。
然而,事情却远没有这么简单,毕竟那是一个皇帝轮流做,明年到他家的时代,谁手握重兵,不禁是皇帝特别倚重的对象,也是皇帝特别害怕的对象(怕造反啊),害怕怎么办呢,自己能力不够,打仗没本事,治国没本事,但是残害忠良c诬杀能臣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所以,但凡能力比我强c威望比我高c资格比我老的人,都得死!刘承佑想。
既然是皇帝的命令,郭威也只好将军队驻扎下来,此刻的边关没有秋风瑟瑟,倒是有几分夏日的迤逦。
而且这个时候并不是北方契丹经常出没骚扰的时候,他们通常要等到秋高气爽,五谷丰登的时候才过来(看来他们还是很精明的),所以边关还很安静和平,他们的日子也过得相对安静和平。
然而,京城开封却早已刀光剑影,暗杀丛生,而这暗杀的主使者就是当朝的皇帝,郭威的上司——刘承佑。
乾祐三(950)年十一月,后汉大臣杨邠c史弘肇c王章等人按照往常一样去上班(上早朝),刚走到广政殿,旁边突然冲出数名武士,上来就是一顿乱砍,几当朝重臣当场毙命。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一起直接明了,甚至简单粗暴的杀人事件呢,这就得从刘承佑的父亲,即后汉高祖刘知远说起。
刘知远死后,给他儿子留下了几位顾命大臣:杨邠c史弘肇c王章c苏逢吉,还有郭威。让他们辅佐刘承佑治理国家,这些人都是久官场c沙场的能人悍将,刘知远以为,只要有这五个人,就能够辅佐自己的儿子治理好国家了,刘承佑也应该是这么想的。
这些人管钱的管钱(王章),平叛的平叛(郭威),处理政务的处理政务(杨邠),为这个国家呕心沥血,忠诚地履行着老皇帝的遗诏,精心地辅佐着新皇帝,勤勤恳恳,忙里忙外,不亦乐乎。
但就是这样,有一个人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