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走武青云的正是禅门派吴洞宗的第三代弟子兼掌门人姜绵。禅门派有五宗,临齐宗,威仰宗,玉门宗,吴洞宗,法眼宗。临齐宗在南唐国金陵,威仰宗在楚地,玉门宗在后蜀,此三宗在江南,比较繁盛,目前掌门人是第三代弟子。因为相对于北方,江南战乱要少的多。法眼宗在长安,这吴洞宗就在汴州,这两宗比较没落,如今在江湖上也没什么大的影响力,这两宗的掌门人也便少有人敬重。姜绵虽有功夫在身,却称不上是精通,但其人的野心却不可谓不大,尤其对统一禅门派,称霸武林很在意,总想着能借朝廷之力成为整个禅门派的统领,姜绵便与当朝重臣武治平颇有些往来。然,天下四分五裂,藩镇割据,各个小国独占一方,还没有哪个势力能振臂一呼,八方响应。
武青云五岁便开始学文习武,因姜绵与武治平有些交情,武青云便也没有正式拜师,武青云一直叫姜绵姜叔叔。姜绵经常到武府走动来往,顺便教武青云几招功夫。武治平给孩子起名“青云”,亦是希望这个独生儿子,他唯一的孩子,将来能在官场上平步青云,因为武治平对儿子特别宠爱,不忍武青云受太多筋骨劳累之苦,对于武青云的拳脚功夫,武治平并没有特别上心,直到十三四岁,武府变故之时,武青云也算不得一个真正的习过武之人。
且说,姜绵带着武青云跃上屋脊,这边朱煞在后面追得正紧。姜绵夹着武青云跃下屋脊,振臂掠过高墙,转而掠上一株参天古树的树梢,无奈十一月的树木,树叶已几乎落尽,无法隐身,朱煞也已起身跃上了古树,姜绵回身,出其不意,一记“金顶绵掌”打在朱煞的两眼之上,遂夹着武青云跃下古树。姜绵深知以自己的武功胜过朱煞已是不易,又带着一个孩子,不宜与朱煞久斗。对付朱煞这等草包,实在应该用点智慧甩掉他,跑为上策。姜绵用尽全力,夹带着武青云向前飞掠。
天色稍晚,武青云又不敢太睁眼瞧,但见隐隐约约一重重屋脊在他们脚下退过。彪形大汉,在后面紧追不舍,竟没有落后太远。
姜绵道:“朋友,我们无冤无仇,只是各为其主,你又何必非要致一个孩童于死地。今日,咱们可否做个朋友,阁下若能手下留情,放过一码,姜某必定感激不尽,来日必报阁下的大恩。”
“少废话,我招魂手朱煞,从来都没有手下留情的习惯”朱煞瓮声瓮气地答到。
姜绵只是想借说话之机,分散转移朱煞的注意力,想想要怎么样才能摆脱朱煞的穷追不舍。朱煞是什么人,姜绵太了解了,他恶名远播的朱煞怎么会轻易与人结交,他也从来不可能对任何人手下留情,除非为了利益。
姜绵看见下面的一处宅院,曲廊蜿蜒,松树重重,他突然一伏身,夹着武青云蹿了下去。天已见黑,这宅院中灯火却尚未点亮。姜绵蹿下去的突然,朱煞还未及反应,暗中跌足。
姜绵趁着朱煞跌足之际,掏出怀中的暗标,向着四个方向,“嗖,嗖,嗖,嗖嗖”各扔一只,打得枯叶翻飞,伴着风声,朱煞凭听觉,分辨不清姜绵的方位,左边一趟右边一趟,前前后后,后后前前,朱煞一时之间找不准姜绵的位置。
此时姜绵夹着武青云在曲廊中三转两转,已不见踪迹。
出了曲廊,转出武府大院,姜绵拉着武青云,一路跑,一直跑到远处山上的枯草丛中,二人趴在山上观武府的动向。
直到过来三更天,聂逢吉,苏文进,才带着人马,抬着几大箱的金银财宝,离开了武府大院。走之前,还放了一把火,武家大院,尽数葬身于火海之中。
姜绵带着武青云从枯草丛中爬出来,已是天亮。武青云的脸上尽是灰道道儿,那是泪水掺着泥土在小小的武青云脸上留下的印记。
“武府毁了,汴州城,是不能待下去了,他们还会继续追杀的。现在我们去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