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看上去总是少了点什么。她贵为名正言顺的国公夫人,可既没有许氏的威严,也不如柳氏大气。这国公夫人在府上的存在感,竟还排在三房柳夫人之后。

    徐夫人是俞恩荣娶的填房,家中门第不显。所以在府上行事举动以低调为先。毕竟论身份她只是个填房,娶她回来只是因为老太太不忍大儿子身边没人照顾,既不指望她开枝散叶,也不希望她掌持中馈。徐夫人便在府中安心当起了透明人。

    俞恩荣的元妻是京中望族姜氏之女,姜夫人之父位居从一品礼部尚书,后来以正一品太傅衔致仕在家荣养,姜氏之盛不亚于靖勇公府。

    老国公生前一心为靖勇公府筹谋,大儿子娶姜氏之女,承爵继承家业。又拉下脸面以自己多年的辛劳向皇上求了恩典,赐了二儿子俞恩祥进士出身和实职,因着与姜家的姻亲关系,俞恩祥进了礼部,当了一个六品主事,娶了榆林知府之女许氏。三儿子庶出不受重视,读书也不上进,便捐了个钦天监的虚职挂着,又与当朝首富柳家结亲。这样一来,大房自然是高枕无忧,二房靠着大房,两兄弟守望相助,也是一辈子荣华富贵。老三虽然不争气,但是妻族财势显赫,就是一辈子碌碌无为,三房也吃穿不愁。

    可惜老国公计划得再周全,也算不过老天爷。姜夫人当年怀着俞文远的时候,大儿子俞文达不慎落水,捞上来的时候已然没了气。姜夫人孕中受惊,又悲愤难当,惊了胎气怀孕不足九月便临盆,生下俞文远之后自己也就咽了气。

    二房俞恩祥正事上不顶用,可自小惯会讨好父母。知道老国公希望靖勇公府由武转文,诗书传家,便做出一副沉浸经典的模样,也下场过两次,可惜连个童生都没考上。后来因着老国公在御前的颜面,得了出身和官职。照理,进士出身,朝廷六部正统官职,还是在自家大哥的岳丈手下,又有靖勇公府之势,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偏偏俞恩祥历年考评之差,纵然以姜尚书之权c靖勇公之势,也扶不起这阿斗,是以俞恩祥在这主事位上坚如磐石,礼部衙门守门的卫士都换了几茬,也不见他挪动半分。老国公走后,许氏常去俞老夫人面前哭,说大房有爵,三房有财,唯独自己这里什么都没有,哄得老夫人做主将掌家之权交给了她,俞恩荣念着父亲的教导嘱托,又想着老母亲年迈,只这一个心愿,自当成全,便也就同意了。

    如今二房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可惜大房这边还跟没事儿人一样。若不是俞文远已经有了醒悟的苗头,同在府上的柳氏怕是连觉都要睡不着了。

    “前两日母亲叫你过去,说了些什么?”俞恩荣头都不抬地问道,徐夫人站在俞恩荣身边,颇为拘束地回道:“没什么大事,老夫人问了一下筱丫头的事,又提了文远那边两句,别的就没有了。”

    俞恩荣闲闲地翻过一页,他本就不喜欢听这些后宅家长里短,便说道:“二房那边的事你少搀和,老太太要问你,你只管听着就是了。没事儿就听听曲儿看看戏,府上的事轮不着你操心。”

    徐夫人忙应道:“我知道,我本也没想着要插手府上的事。只是去给老太太请安正巧遇上了,也就听了听。”

    俞恩荣放下书本,撩起眼看了徐夫人一眼,淡淡地说道:“你有分寸就好,我娶你回来本就没指望你干什么,府里的荣华富贵差不着你,平日里只管侍奉好老太太就是了。对了,你去跟文远媳妇儿说一声,文远要在杭州呆一年,让她去信问问可还缺什么,下去吧。”

    徐夫人出了书房,长舒一口气,只觉得自己吊在半空中的那颗心总算是落下来了。她与俞恩荣本来是老夫少妻,按理说她应该备受宠爱,得尽夫君欢心,可是这俞恩荣平日里话就少,板起脸来就更是让人不敢接近,徐夫人也只能这样恭恭敬敬地侍奉着,半点夫妻间的温情都没有。

    因刚才俞恩荣吩咐过,眼见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