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一般很少下雨,可是今天巨野沙漠下了一整片的雨,虽然短暂,可是确实是非常震撼的场面。
然而在一些偏僻的地方,沙漠开始呈现流沙状态,并且范围也在慢慢的扩大。
“手动降落已完成,自动驾驶转换请确认,飞船外表机械性损伤达到19,右侧引擎受损,开启外壁模式,系统能源剩余87,持续待机时间剩余89天,请驾驶员关闭其他功能组块,以节省能源。”
“系统检测飞船西北方向产生流沙,距离1公里左右,请驾驶员尽快转移或开启自动驾驶。”
“警告,流沙扩张速度将于明天抵达飞船降落地点,请尽快转移!”
“警告,飞船已陷入流沙范围,系统判定受到外力约束,启动自卫程序,请驾驶员尽快转移!”
“警告,外力增强,自卫程序允许使用动力已不足脱离!”
“注意,三条警告未得到驾驶员确认,将为驾驶员提供警示功能!”
“啊!”卧槽,被电了一下。我睁开了眼睛,感到心脏在猛烈的跳动。
“转换自动驾驶模式,现在我们在哪儿?”我只记得眼前一黑,后来就什么都不知道了,迷迷糊糊的能听到系统的声音,但是听不清楚具体在说什么。
“自动驾驶模式已启动,正在脱离流沙范围。正在检测飞船位置,离预定降落点距离约30公里,目前最近的城市有两个,一为东北方向绿洲中转站,一为西北方向沙漠探测站。”
“流沙?流沙是哪个方向的?”
“从西北方向开始扩大,速度为每天一公里。”
“那估计探测站凶多吉少,去中转站吧!”
“确认目的地点,依据va41号星球防卫科技资料,飞船可行驶至中转站距离10公里处。”
“好的,出发。装备战甲,我需要吃点东西。”
“确认战甲装备命令!”
“确认!”
“请将战斗装甲放置在安装台上。”
我将一个黑色的手臂长的盒子放在左侧升起安装台上,盒子上面打印着普蓝色的字。
机械手一顿操作,真是花里胡哨,不过要是我来做,只怕有的拆没得用了。虽然以前学过关于战斗装甲的设计,但是都是比较简单的框架结构,每个组件都需要很多经验的积累,以及大量的资金投入,甚至于还不一定能有批量化生产出来的成品率高。不过最厉害的装甲好像是几位大师手工打制的,价格当然也是不可比拟的。
正常拆卸的时间是15秒,非常准时。拆完以后,显示出来的是两条带有普蓝色花纹的长条,一条贴在手臂上,一条贴在小腿上,直接靠近皮肤就可以自动贴合上去。
我轻拍了下小腿,长条立刻自动贴合着我的小腿伸展开来,并以两条辅助长条固定在小腿两侧上,在膝盖和脚踝处集合成护甲,脚底下结合成小型反重力器,整体呈现淡淡的蓝色,然后变幻成了肤色,只会偶尔散发出淡淡的蓝色光芒,基本上完成贴合以后都会产生这种变色。这是最简单的模式,能有效地提高自己腿部的力量,有需要的时候可以配合手臂上的长条加载成全身的装甲,不过这样需要的能源就不是我能承受的了。装载长条的盒子其实是集合养护,充能,修护一体。
比较贵的是这个盒子,普通的装甲因为大幅量产的缘故倒不是很贵。
贴合手臂的长条我就覆在右手手臂外侧,也是轻拍一下,以非常洁简的外表伸展开来,在手腕处c手肘处c右肩处组合成护甲,手腕处再延伸出五条细小的蓝色分支至每根手指上,而关节处两两连接的则是在外臂伸展成完全贴合外侧皮肤的宽度的蓝色韧性防护条,可以应对非宇宙级别金属锻造的冷兵器。
等到完全装备好,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