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而有规律的翰林生活,过起来是很快的。
转眼间,就已经进入了七月,张叁好的婚期,就定在七月初七。
这是一个好日子,古称乞巧节,传说这一天牛郎织女会在鹊桥相会,鹊桥相会,昭示了忠贞不渝的爱情,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因此,两家一致同意,婚期就定在这一天。
七月初二,是个良辰吉日,母亲带人在新床上,将大红色的被褥c床单铺好,再撒上花生c红枣c桂圆c莲子等喜果,意喻新人早生贵子。
抬床的人c铺床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好命人”——父母健在c兄弟姐妹齐全c婚姻和睦c儿女成双,自然是希望这样的人,能给新人带来好运。
七月初三,都督李燃派人将嫁妆送至平康坊叁张好的宅院。
嫁妆都用箱笼装着,由送妆人员抬着,排成一个纵队浩浩荡荡地送来。
嫁妆是一处田庄c五间商铺c箱柜c被褥c玉器c首饰c衣服c绸缎c字画c古玩c文房四宝c金银器皿和一些如剪刀c痰盂c鞋c尺等,象征寓意的东西。一路上自然是,看得行人c四邻c艳羡嫉妒c啧舌不已。
同时到来的还有,由丽心带领的新房布置团成员,她们也一样都是福寿双全c家境富裕的“好命婆”。前来铺设帐幔c及其它房内器皿,并且备礼前来暖房,也就是一直看守房中,不许外人进入,以待新人。
七月初七,张叁好被母亲早早叫醒,洗漱完毕后,由梳头婆用新梳子梳头,一面梳,一面还大声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梳完头,再身着大红的吉服,胸前佩戴着硕大的红花,骑上高头大马会同袁彬c杨铭c王建c赵老五c周文c马成c长顺等几人,带着早已停在家门口的八抬大花轿,到新娘家迎娶新娘上轿。
一路上袁彬几人是七嘴八舌,都很有经验似的,不住的在张叁好耳边絮絮叨叨,说什么遇上别人家的花轿,绝对不可以与他们碰头,必须绕著走。迎亲回来时,还要找一条路回去,以取不会走回头路之意。如果途中经过庙,祠,坟,井c河等处,必须由男方娶亲的人,手张红毡子将花轿遮住,作为“避邪”的意思。如果在途中遇见出殡的队伍,迎亲的人要说“今天吉祥,遇上宝财!”因为棺材的谐音为“观财”,亦即看到财宝的意思,这样说才会大吉大利
张叁好便笑着授权给袁彬,说今天由着他们折腾,自己就彻底当个木偶人。虽然自己不信这些劳什子习俗,但是他们也是一片好心,一切就照着他们说的做吧!
当迎亲队伍,吹吹打打的来到,位于石驸马大街的李府时,李府也是一副热闹喜庆的场景,车水马龙c宾客营门c喜乐声阵阵。
不多时鞭炮齐鸣c锣鼓喧天,张叁好手持一根红绸,在众人的簇拥下,走在红毯上牵引着头顶红盖头,身着凤冠霞帔,足蹬红绣履的李嫣然。
嫣然身畔,伴娘撑着红伞护着她,众姊妹一边行,一边向上空c伞顶撒米,用来“喂金鸡”,意思指鸡啄米後便不会啄新娘。最後上轿前,嫣然又转过身去,向送行的亲友深深一鞠躬。这才上了那顶轿身红幔翠盖,四角挂着丝穗的八抬大轿。
张叁好复又上马,在众人的簇拥下,引领着旗锣伞扇c八抬大花轿,及一干送亲人员,一路燃放着鞭炮,走另外一条路,在京师民众的围观下,绕回了平康坊的家中。
此时,家中的酒宴正开的红红火火,张家的亲朋好友都已纷纷赶到。
张叁好的礼部c翰林院同僚,以及司务厅和教坊司的属下也都纷纷前来贺喜,院中一派喜气洋洋热闹喧嚣的场景。
落轿后众人都来围观,张叁好拿着早已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