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问号的世界里的某个人突然想到,自己必须发自内心的大声说出点什么。
“大家好,我……”
2016年7月23日,晚上9点左右,我在一个陌生的教室面对陌生的老师,在一群陌生同学的包围下,说着自己都觉得陌生少见的台词。
(啊咧咋没声音了)
许久没做过自我介绍了,完全出于被迫。我一时语塞,本来就狭小的气管犹如堵了一大团棉花,想吐出的话居然就这么缩了回去,这让我很难堪。
(不行,不能这样退缩!否则就仍然会重蹈高一的覆辙!)
(我(应该)可以的(吧?)!)
渴望有所改变的我,努力用嘴唇去触碰那些能够强制令我改变的话语——
“大家好(小声),我叫莫问途(越来越小声),来自心江一中(完全消音)……”
但强制的结果只能是被动,而被动却进一步将我束缚。鼓起勇气顽强屹立在众人的各种视线中,重整旗鼓后如是到来,我那副小个子的腼腆身躯发出柔弱尖细的声音,说到底,这或许非常符合我这个人的程序吧。自我安慰似的找起借口来,我以前不怎么说话,现在至少能吐出一些正常的话来,也算是一种进步了吧?这么一想想,身体和心里都多多少少轻松一点点了。
但是,很快,我的“进步”就被打脸了……
“哈大声点,我们听不见啦!”
三十多双诡异的视线紧盯着我这个“声源”,好像在找宝贝似的扫遍我的全身。我想这叫“打量”吧,所以令我浑身不自在,这种感觉对于我而言,这些视线就是看不见的手,而我现在就好像被看不见的咸猪手摸了哪个敏感部位一样瘙痒难受。
所以,开场白不到一分半,我这个“声源”就彻底脸红了,红透了。
没办法呀,因为我实在不习惯也不善于应付这样的场合。但自暴自弃可不行,我必须要让场面变得可控起来,所以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实在不行的话就别看他们的脸就行,对于我而言低下脑袋是最佳的回避方法,这招屡试不厌,或者闭上自己眼睛堵上双耳不视不闻就是了,反正不去看他们的话就不害怕,不去听他们怎么议论我的话就不惧怕,不去想他们在想什么的话就不可怕,总而言之没有什么好怕的,怂什么怂,不该说的话说出来!然后,为了让他们能够听清我说的话,我应该将分贝尽可能调高,为了能一次性把话说的干净清楚,不要惧怕自己的湖南塑料普通话,大声重复一遍,一遍就行,只需一遍——
“我叫莫问吐(我去,果然变调!)!来自心江一中嘞(我去,果然出现口音!)!很高兴认识哒家(我去,果然不幸破音!)!”
(啊啊啊啊!)
我的内心在大声咆哮,太丢脸了啦!
作为“声源”的我拼了命的开大音量进行重播,仅仅是这样就已经突破了我的极限,我的声音本来就是特别弱气无力的那种,而且我不是播音专业的,本来就不擅长把握气息,一下子的超负荷运转使得声调忽高忽低,犹如巫女的咒语,慌慌张张地剧烈调整反而造成了爆破音这类不该有的错误出现,而且原本浓重的口音更是毫无余地的完美展现在众人的面前。由此可见,错误的数量直接增添了笑话的质量,这令我更加滑稽可笑起来,毕竟用噪音和咒语去自我介绍的人的存在本身就很异常吧o(╯□╰)o,为了仔细想想,那次的自我介绍不仅仅是我高三生涯的亮点,而且还是我人生中无法忘却的污点。
犹如回应我的发言一样的配合,于是顿时,整个教室一片死寂。
啊啊,我顿时觉得自己就是个笑话!而且还是冷笑话的那种!
一秒过去了,一分钟过去了,俗话说最怕空气突然安静,而这安静地有点阔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