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从太极大宗师杨露禅,习得一身武艺,我父尽得祖父真传,于1937年参加红军抗日,保家卫国,大小血战数十场,算是重整我袁家荣名。”
“老爷子一生戎马,但真正喜欢的还是厨艺。建国后,我大哥袁成读书从政,我跟着老爷子习武学厨。”
“老爷子虽功成化境,但怎奈早年间气血两亏,终耐不得光阴如刀。老爷子走了之后,我大哥从政无图,又遭遇迫害,只落得个英年早逝,留下你们兄弟三人。那时我也不过十六七岁。”
“那时我桩功初成,怎料我那嫂子怕受袁家牵连,又贪图我袁家祖业,一纸诬告将我弄成阶下囚。”
“后有受我父恩惠的军界人士将我解救,我远走他乡,隐姓埋名。大串联(红卫兵)时期,我踏遍名山大川,走遍五湖四海,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功成化境,来日找我那嫂子问一句,可对得起我兄我父对她的恩惠。”
“一晃四十载,待我化境圆满之时,怎晓得我那嫂子却早已是黄土一培。人死债消,本不该苛责后辈,但今日我要代我父我兄问上一句,你们可曾为他们上过一炷香,磕过一个头?你们有何面目站在我面前要这要那?”
随着袁和的话语,他的神情也是一变,原本平和的态势瞬间改变,强烈的气势让袁家几人连头都抬不起来。
“时代变化了,你们早已经不知道武者的厉害,我平日里管教弟子,不让他们展露人前,现在看来是有些想差了,来,今日且让你们见识见识什么叫做功参造化。”
袁和说完,便一步踏出,却已是到了庭院中间,而他原本站的位置的青砖却早已被踩的粉碎。
这神奇的一幕惊呆了袁家的几位,他们原本以为自己这位二叔就是一个普通的教拳的老拳师,没想到居然如此的厉害,光是眼前出现的这一幕就已经让他们的世界观快要崩塌了。
院中的袁和脚下浑厚,整个身形虽随脚下移动,但让人看上去犹如背负青山,一抬手一投足都似乎要拖磨潜行。
然后在袁和缓慢的动作间,整个院内的雨水还有枯叶都慢慢移动了起来,而随着袁和双臂间一个接一个的圆形画出,他的周围便围上了一圈水雾,而在袁和的怀中,一颗由枯叶组成的圆球逐渐显现。
犹如电影特效一般的场景让所有人都看傻了眼,包括袁和的四个徒弟,因为袁和也是多年都未展露功夫了,甚至就连他的徒弟也都没有见过自己的师傅真正发力时的样子。
院中的袁和已经彻底进入了一种玄妙的状态,这是他以前从未进入过的状态,今天他本来就打算彻底了结所有的事情,然后如同父亲一般尝试抱丹,但是没想到当他习惯性的打出自己习练了多年的拳架子之后却自然而然的进入到了抱丹的状态。
三尺天地间,袁和已经彻底融入,或者说这三尺之内,袁和即是天地,天地亦是袁和。
早年间袁和习练的传自祖父的太极拳就有13大架和9小架,共分八种劲道,虽说亦是内家拳但却更重实战,然则要将这些拳架子和劲道全部练透才算是功有小成,而像其他拳种基本练透一种劲道和架子就有不俗的战力,所以才有形意一年打死人,太极十年不出门的说法。
袁和六岁习武,十年间在父亲的严厉指导下才算是功有小成,之后他遇难落魄,于艰难中磨练心性,于浪迹中寻找真功,辗转世间二十载,算是突破了前人瓶颈,更上一层高楼,他打破拳理桎梏,自创抱坛桩,又熔炼大小拳架为阴阳九功,最终踏上内家拳的顶峰。
然则这世界至道却是踏上一峰又一峰,登高望远,总有更高处,于是袁和早想着甩脱世俗烦恼,踏出抱丹绝步,今天料理世事便是他的气机。
雨雾渐渐散去,袁和的动作也慢了下来,不过他的气势也越来越凝练,以前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