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你们烤的红薯可好吃多了。”余英红笑说着,去了厨房捣弄午餐去了。
众人纷纷欢呼,又有好吃的喽!
方瑞就拿了把菜刀过来,开始切瓜。11方瑞一共分切了十几个冬瓜南瓜,每一块切成约两三斤的样子,然后带上掏出来的冬瓜南瓜仔,用箩筐分两次挑着,挨家挨户送上门去了。
村民们当然早就知道方瑞家种出了超级大冬瓜南瓜,也早就想一尝究竟,看看这大瓜的味道是不是跟它们的个头一样的让人惊喜。不过村民更想弄些冬瓜仔南瓜仔,明年自个也种一块巨无霸瓜地出来。
村民们可不是张顺意那样的专家,能辨别出这些瓜只是普通的品种,村民们认为这瓜能长这么大个,肯定是因为品种的原因,即使瓜藤瓜叶与他们自己种的南瓜冬瓜藤叶是一样的,他们仍然这样认为。
村民们得到方瑞送上门来的瓜肉与瓜仔,个个都是乐呵呵的。这让方瑞有些惭愧,离开绿色未来,这些瓜仔还不就是普通的瓜仔,结出来的还会是普通的冬瓜南瓜方瑞倒是想看到小台儿村遍地大冬瓜大南瓜的景象,只是,以现在空间的面积,肯定是不成的了。
稻谷收完,紧挨着就红薯收获。
红薯在农民的心目中,地位仅次于稻谷。
遥想当年解放军痛揍小与反动派时,它可是大功臣来着。有人说解放军打天下靠的是小米加步枪,确切地说来,应该是红薯加小米加步枪。
以前的红薯可真是当饭来吃的。
方瑞记得九十年代的时候,村里还有很多人家吃薯米子饭。
这薯米子饭是这样弄的,红薯挖回来后,洗干净,皮削不削都无所谓,然后将红薯堆放在一个大木盆里,挥舞着菜刀一顿乱剁,直到把红薯剁成一颗颗一粒粒,然后像晒稻谷一样洒在坪里晾晒干,再放仓里贮存起来。
煮薯米子饭是红薯颗粒拌着大米在一起煮的。故而称之为薯米子饭。至于红薯与大米的比例,这是要看家庭情况来的,富庶些的。大米放多些,穷苦些的就放少些,穷得叮噹响的,直接全部是红薯。
从上述中你可以判断出。这薯米子饭肯定不好吃。
本身红薯煮熟了是蛮好吃的,但红薯颗粒可不等同于红薯,红薯颗粒可是干巴巴的一点水份都没有,用锅煮熟后的薯米子黑糊糊的,煮久一些好好嚼些。煮的时长若是不够,那真的是味同嚼蜡,当然这也是看拌米比例的多寡的,米拌多些,味道自然就要好。
不过不管薯米子饭味道如何,营养还是顶呱呱的。
薯米子饭以前在乡村人家的餐桌上,尤其是偏僻山区人家的桌子上,是主角的存在。但随着地主被打趴下。农田土地分配到农民手中。再随着水稻的产量渐渐增高,红薯的身影也逐渐在餐桌上淡去。
薯米子饭基本上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红薯并没有离开饭锅,乡村人家的饭锅中,永远都给红薯留了一席之地。在白花花的大米饭中,拌上两个红薯。薯香饭香相得益彰,那味道可比普通的白米饭要好。
而且红薯也可以用来做菜。红薯煮汤在乡村人家的餐桌上可是挺受欢迎的,还有红薯更可以用来制作正宗的薯片。
红薯是个农家宝。
不过挖红薯可不轻松。其甚至较之收稻谷还会更累些。
红薯这玩意有藤,一条藤又会发出n条藤出来,藤与藤缠绕在一起很是让人纠结,还亏得红薯在生长的过程中,农民伯伯会将那藤翻弄几次,不然更加纠结。
挖红薯前必须把藤条割掉,当然这红薯藤是不会扔掉的,农家会把它们晒干储备起来,冬天牲蓄们的粮草大部分可是要靠它们的。
割藤条就像杀禾一样的,不过要费劲儿些,原因诚如上面所说。挖红薯也是更加费劲,舞着把好几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