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集众人商议,这才让李移子赶来。

    李移子带了公孙瓒的将令,大意是说赵云在幽州屡有战功,虽有潞城之失,但是不掩前功,今封赵云为护乌桓校尉,领骑兵两千,步军三千,驻军安次,择日北上驰援蓟县。

    赵云没想到公孙瓒给了这么大封赏,但是家兄亡故乃是大事,忠义两全,也要孝悌为先,对李移子一抱拳,“李将军,帮我多谢公孙大人,如若换做平日,赵云定然领此将领。只是家兄亡故,赵某乃是兄长一手抚养成人,如若不能扶灵柩,守庐墓,则妄为人弟,无颜立于天地之间。还请李将军禀明公孙大人,另选贤明吧。”

    李移子没想到这样的封赏,赵云竟然不受。又是再三相劝,赵云只不答应。正无法可想,后面一人一马赶来,却是公孙续。

    公孙续滚鞍下马,对赵云施了一个大礼,“赵将军可还是在怨我父无情。其实当日续儿就想到营中看望赵将军,又怕将军无故受刑之后不愿见我,所以一直不曾登门,不想今日赵将军不告而别。张将军与田靖是师徒,我与田靖也是结义的兄弟,所以将军也是我的师傅。而且将军统领后备白马义从,教导我等兵法武艺,又带领我等出生入死,这份情义续儿心中一刻不敢忘记。如今幽州危难,师傅难道要舍我们而去吗?而且田靖与师傅分手前,也曾言一定要让师傅在易京城中等他,师傅难道也舍得吗?”

    赵云性格坚强,却受不起公孙续的软言相劝,就有了一丝犹豫。

    公孙续有道,“师傅兄长亡故,我等也深感悲痛。但是如今边疆不宁,蹋顿乱我辽东,乌桓犯我渔阳,又有冀州袁绍从旁窥伺,正是有志之士为国报效之时,师傅如何能舍大家而顾小家,不顾数十万幽州百姓生死。如果师傅能留下,家父愿意在城中建祠以供赵将军祭奠兄长。”

    话说到这份上,赵云却不好拒绝了,倒是旁边的夏侯兰看得通透,对公孙续道,“公子请了。岂不闻虞舜以至孝得天下,宣帝以仁孝开治世,未闻有父母丧,而不亲往拜祭;兄弟亡,而不坟前哀悼的道理。况且赵将军此去,乃是暂去,多则一年,少则半载,自然回来扶保公孙将军。公子这般阻拦,难道欲致忠孝于不顾,陷赵将军于不义吗?”

    赵云听完,赶紧接道,“夏侯将军说的不错,赵某只是暂去,还望公子禀明公孙大人,成全赵云一片孝悌之心。”

    公孙续和李移子见许功名,动情义,都不能留下赵云,也没有了办法。“既然如此,还望赵将军能够早去早回,家父与徒儿我,以及幽州众将士皆翘首以盼将军。另外,在下还有一个不情之请,此次鞠义兵困蓟县,赵将军既不能往,可能举荐一名将军,替代将军之职?”

    赵云听完总算松了一口气,“既如此,谢过少将军。”听到问起谁能领兵之事,认真劲儿又上来了,“鞠义用兵多以正,练军以严,虽有奇谋,恐怕难破。幽州诸将,只怕都不是鞠义对手。”

    公孙续等得就是这句话,“赵将军也说鞠义难于对付,幽州诸将只怕都不是鞠义的对手。我看夏侯将军带五百骑把一个草原搅得天翻地覆,又能用计破了阎柔大营,不知夏侯将军可能当此重任?”

    “这个”赵云一下倒被难住了,夏侯兰是有这个能力的,但是夏侯兰先提出欲投曹操,又怎能为了自己能离开,倒让夏侯兰背上自己的包袱。

    夏侯兰也看出,如果自己不答应,怕是公孙续不会放赵云走了。赵云奔兄之丧,自己则不一定非要现在离开,也罢,再留他一年半载,将来有机会再寻曹公不迟。“既然公子抬爱,夏侯兰虽然能力不足,也原为赵将军暂代此校尉之职。”

    公孙续听完也算舒了一口气,至少留住一人,能够对敌鞠义,也能对父亲有个交代。而且夏侯兰在,也不怕赵云将来不回来。一面命人通报公孙瓒,一面恭送赵云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