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笔下文学 』,。

    (求推荐c收藏)

    “学宫现在是有了不少人,但是跟我的预想还有差距。”扶苏腼腆道。

    “是吗?跟我说说。”嬴政一副饶有兴致的模样。

    扶苏有些犹豫,不确定是不是应该将自己的想法跟嬴政坦白,思考了一阵,觉得自己兴办学宫,似乎跟嬴政的作为并无冲突,扶苏就组织了语言,对嬴政解说一番。

    从户口统计是郎中们的培训开始萌发了将培训常态化的想法,到亲自参与培训同情孤儿,在到后来的招生第一天就碰上韩国灭亡这样的大事件,而觉得应该多招些孩子上课,接着是公输家来投,各国人才到学宫,导致教习比学生还多,只好把学宫四分。

    嬴政一直静静的听着,似乎没有赞许也没有批评,但扶苏很多的想法却让他觉得眼前一亮。

    “但我预想中学宫不应该是这样的。”扶苏似乎意犹未尽,还有很多想法没有说。

    “你预想中应该什么样呢?”

    “容我想想。”扶苏有些后悔自己最后那句话了,嬴政的兴趣越来越浓了。

    “在我想来,秦国各地都应该办学宫,至少每个郡办一所。”扶苏开口就把嬴政给唬住了,但嬴政并没有表示。

    扶苏一发不可收拾,将旧时空学校的作用翻来覆去的讲了一遍。

    “学宫应该划分的更细致,按学问和年纪区分,专门训蒙识字适合儿童的就叫小学,学生在小学结束可以继续学习,成为专业的人才,学习的地方就是中学,中学结束之后,还想专研技艺c精益求精,那就上大学。每个郡至少要有一个中学,每个县至少要有一个小学。”扶苏将自己的计划降了几个档次,但在嬴政看来仍然是异想天开。

    “学宫可以给秦国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而不仅仅是培养官员。”

    “将来学校可以培养农民c培养工匠c培养商人,也可以培养士兵c将军。”说道这里扶苏才惊觉起来,这话似乎不能跟嬴政说,但话既已出口,只好硬着头皮说下去。

    “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慢慢来,培养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条件和限制,比如说培养士兵和将军,要成立专门的大学,由父王担任校长。”让嬴政做祭酒显然不合适,扶苏一时间想不到更合适的词汇来代替,只好使用校长。

    嬴政似乎对扶苏所说的培养士兵c将军毫不介意,只是淡淡问道:“黔首各安其命,学这么多东西做什么?”

    扶苏愣怔半晌,不由得大为后悔,他面对的是“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的秦始皇,自己竟然跟他说什么全民教育,这不是鸡同鸭讲,对牛弹琴吗!

    好在扶苏与嬴政接触了十余年,知道嬴政决定的事情,虽然很难更改,但是此时却还能听得进去劝谏。扶苏的脑子飞快的思考,想找到一些全民教育对嬴政的好处。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扶苏这句话让嬴政又是一震,小子口气不小啊。

    “在儿臣看来六国已是黄昏落日,不出十年,必被大秦所灭,到那时没有了战争可打,大秦现在所用的军功爵必然面临着崩溃的局面,我们要从哪里选拔合适的官员来治理黔首?”

    “这话我听着耳熟。”嬴政不咸不淡的评价一句,心里却道:“老调重弹吗?”

    扶苏想了想,也不记得是否真跟嬴政说过这些话,但既然嬴政说耳熟,那自己还是赶紧进入正题的好。

    “大秦现在选拨官员主要有四种方式,其一,征辟,父王建招贤馆也不过是为了更过的征辟贤才;其二荐举,宫中的郎官还有各地的小吏都是靠荐举而来;其三凭爵为官,凭爵为官又分为战功封爵和纳粟赐爵两种;其四是自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