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到了午饭的点儿,众将士装模作样的取出随身携带的锅盔和肉干,就地吃了起来。     吃锅盔,很大程度上也是给他们挖坑埋雷打掩护。     日后夏人看到地上的锅盔渣,也不会生疑。     还有就是,西北汉子,除了面条,就好这口儿。     如果不是骑在马上不便,他们还真想一人来上一海碗的油泼面,葱蒜辣椒面儿一把撒进去,点点儿酱醋,放点儿盐,一勺子热油那么一浇,香味弥漫,美滋滋。     西门庆这回带了不少辣椒,西北军中将士,吃了第一口,就深深的爱上它。     吃的满头大汗,浑身上下,里里外外热乎乎的,有了辣子,给个妹子都不换。     对于自家营门口大摇大摆吃喝谈笑晒太阳的风大宋骑兵,西夏人上上下下,全部选择了无视。     男子汉大丈夫,说不看就不看!     一天时间就这么过去,直到太阳落山,大宋的骑兵潇洒离去,他们才长出一口气。     憋屈,太憋屈了,堂堂五十万大军,被两万敌军跑到门前撒野,这叫什么事儿啊~     他们没有注意的是,大宋骑兵来的时候浩浩荡荡,大大咧咧,走的时候确是小心翼翼的,而且走的还不是直线,在路面上留下歪七扭八的马蹄印。     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些马蹄印分明就是蛇形。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没人想到,这个小小的细节,这点儿小疏忽,很快就让他们栽了大大的跟头。     黑水城,党项语称“额济纳”,蒙古语称“喀拉浩特”,意思都是黑水城。     此城坐落于西夏的西北角,与漠北蒙古和辽国毗邻。在后世的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政府所在地达来库布镇东南方25公里处。     因早起有黑水河流经此地,顾名黑水。当时的黑水河是相当大的水域,光是水流形成的内陆湖“居延海”就方圆七百多平方公里。     此地水草丰美,河流湖泊密布,森林茂密,在西夏建国之前甚至新旧石器时代就有大量人口在此繁衍生息,以放牧打猎为生。因此此地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在汉代,击退匈奴之后,就曾在此屯兵。     西夏建立早期,为了防止蒙古人和辽人入侵,特地在此修建城池,囤积兵马,设黑水燕军司。     如今,此地是乃是西夏十二监军司之一“黑山威福司”的治所所在。     同样,此时的黑水城已经不是单纯的军事要塞,而且一座集军事,文化,经济一体的繁荣昌盛的城池。     城内官署,店铺,居民,驿站,佛教寺庙,佛经印制,工具打造等各种作坊遍布全城,更是夏,辽,蒙古三方势力接壤的交通枢纽。     黑水城西二十余里的芳草河畔,有一处风景优美的小镇,小镇有些上千居民。     一处处高矮不一的民房簇拥着一座方圆近万平方的汉家风格的建筑,显得格格不入,却又别有一番风景。     此处建筑,规模宏大,院内青烟漫卷,钟罄丝竹之音袅袅不绝,大门外的台阶上,数以百计的信徒,三步一拜九步一叩,虔诚庄重,香火鼎盛异常。     可怪就怪在,此地不像佛家寺庙,也并非道家的道观,正殿的塑像不是三清,也不是佛祖菩萨,而是一尊高大威猛,背插令旗,手持宝剑的天神。     天神坐下一头黑色麒麟,背后的壁画上是朵朵祥云,云层中隐约有数条金龙若隐若现,气势非凡,威猛绝伦,霸气侧漏。     一旁的金色匾额上书写着“南极长生大帝—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字样。     主殿后方的一处僻静院落,偏房里传出女子娇媚的喘息声,让人听了不觉心猿意马。     而院落正厅中,秃勒正独坐饮茶,脸上却有着难掩的焦急。     不大会而功夫,一个身着素衣的童子走了进来,朝秃勒微微欠身,微笑道:“秃勒大人,请稍待片刻,上师正在宠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